卓筒井盐
卓筒井盐,四川省大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工艺凿成的井便称之为卓筒井。西方人罗伯特·坦普尔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论述到卓筒井时认为,是中国宋代盐井钻井技术直接引发了西方现代钻井技术的发明。正因为如此,卓筒井被誉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大英卓筒井盐采集地下3000米深层天然卤水制作而成,天然卤水中富含溴、碘、钾、铷、钙、镁、铀、锶、钡等20余种元素,特别是碘含量居全国之冠,溴含量为全川之冠。
2014年12月0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卓筒井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卓筒井盐生产使用天然黄卤,使人体必需的碘、钾、锌等天然微量元素营养成分得以完好保留而未被流失,比同类产品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外观白色,颗粒较大,色泽均匀。腌菜后咸菜风味咸鲜、色泽鲜亮、清脆爽口。
历史渊源
卓筒井是以直立粗大的竹筒插入地下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这种古老而的小口盐井,在没有任何动力设备的情况下,用土法掘出的井深可达一百多米,而井口直径仅十几厘米。
卓筒井是古人利用舂米时的杠杆原理,通过人的足踏来带动一个钻头上下运动,从而达到打井的目的。它充分利用了四川境内特有的楠竹(一种粗如碗口大小的竹类植物),将竹节淘空,形成一筒,筒筒相连,既起到了固定井壁的作用,又方便淘取钻下的泥石。
中国井盐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至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5—前251年),秦国著名水利专家李冰在兴建都江堰工程中发现了盐卤,随即广都盐井揭开了中国井盐开发史的序幕。
北宋时期,大英县卓筒井镇人发明了卓筒井采卤技术后,由小口深井逐渐替代大口浅井。苏轼在《蜀盐说》中记载:“自庆历皇以来,蜀始创‘卓筒’。用圆刀凿山如斗大,深者至数十丈则咸泉自上”。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卓筒井在四川大英县境内还保留有41口,分布在方圆6千米范围内,而当地的大顺灶,是卓筒井工艺仅存的一处还能生产的盐灶。
卓筒井技术的出现,使钻井技术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它的推广和使用促进了宋代四川井盐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卓筒井的开凿和维护工艺,起源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在深井开采卤水的过程中,人类又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油气资源。根据文献记载,宋初川盐年产810.66万千克,到卓筒井出现前夕因为减产而跌到400多万千克的低谷,然而在卓筒井出现之后的绍兴二年(1132年),井盐年产量达到3000余万千克,比宋初增长了2.7倍,比卓筒井出现前夕增长6.5倍。
明代,井盐则分布在四川及云南境内。四川井盐主要集中在成都府一带,明初以成都、简州为中心;弘治以后,遂向富顺、遂宁、大宁、荣县、云阳、犍为等地转移。明代四川井盐由于钻井技术的突破,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中国盐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近代,自贡市大安寨运用卓筒井掘井技术,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掘出深度达1001.42米的世界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
至民国时期,大英仍拥有108灶1711井,盐年产量达4000余吨。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规定只能生产和销售加碘盐,许多乡间的灶房、土井很快被拆毁一空,退出了盐业生产的舞台。
生产情况
2014年,卓筒井盐拥有盐卤矿山80余万吨/年、真空食用盐6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2亿元。
2015年,卓筒井盐拥有生产盐卤矿山40余万吨/年、真空盐20万吨/年、液体盐12万吨/年、化工产品1.1万吨/年的能力。
产品荣誉
卓筒井盐连续五届获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井字牌商标被评为了四川省著名商标。
2004年,,卓筒井盐在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09年,卓筒井盐获得“消费者最喜爱最放心调味品奖”。
2012年,卓筒井盐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2014年12月0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卓筒井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卓筒井盐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大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卓筒井盐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