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鳍鱼
狼鳍鱼是原始的真骨鱼类,种类很多,为中生代后期、东亚地区的特有鱼类。据相关资料介绍现已绝灭。多数种类牙齿较小,可能以浮游生物为食,但中华狼鳍鱼(Lycopterasinensis),甘肃狼鳍鱼(Lycopteragansuens)和室井氏狼鳍鱼(Lycopteramuroii)的牙齿略大,可以捕食小昆虫和昆虫卵。狼鳍鱼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是我国辽西,北票市数量最多,是我国分布最广的鱼类之一,狼鳍鱼一般保存完好,属静水环境下的原地埋藏。从化石埋藏的密集情况看,该鱼似有群游的习性。
基本介绍
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狼鳍 鱼目的一属,古名石鱼。头大,椎体筒状,中部略收缩, 椎体为脊索所洞穿。胸鳍大,背鳍与臀鳍的起点相对,背 鳍小于臀鳍或者近等。叉型尾,最末尾椎骨上扬。本省于 千阳草碧镇石鱼沟的早白垩世志丹群上部,目前仅发现伍氏狼鳍鱼
狼鳍鱼属于骨舌鱼超目。骨舌鱼类是原始的真骨鱼类,其独特之处在于化石属多于现生属,而真骨鱼的绝大多数类群中现生属远超过化石属。骨舌鱼类为淡水鱼,现生骨舌鱼类除舌齿鱼外,均分布于南大陆,而化石材料几乎在各大陆都有发现。淡水鱼类的这种跨洋分布,对于研究各大陆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狼鳍鱼还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真骨鱼类。自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在我国一般把含狼鳍鱼的地层确定为晚侏罗世,以狼鳍鱼群的消失作为划分侏罗纪与白垩纪的界线。但是,研究介形类,古植物和一些其他门类的学者一直把狼鳍鱼层的时代看作早白垩世,争论持续了几十年。因此,狼鳍鱼备受地质古生物学家的关注。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许多古鱼类学家认为狼鳍鱼的生存时代为晚侏罗世至早自垩世,而最新的观点认为其时代为早白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