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桑蚕
家桑蚕(Bombyx mori L.)是一种以桑叶为食料的鳞翅目泌丝昆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 蚕蛾科 蚕蛾属桑蚕种。栽桑养蚕的主要目的物是蚕茧和丝绸,蚕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4 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每一个发育阶段的不同部位及其代谢物都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桑蚕又称家蚕,简称蚕,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属鳞翅目,蚕蛾科,学名为Bombyx mori Linnaeus。桑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与中国现今食害桑树的野桑蚕同源,染色体都是28对。
蚕蛾幼虫,吃桑叶,在化蛹前吐出作茧用的大量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吐丝结茧是桑蚕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一种本能。“中国绸都”四川南充的丝绸是中国西部丝绸文化的中心地带。
经济价值
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昆虫之一。蚕的经济价值在于蚕丝。蚕丝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 [2] 。中国是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古史上有伏牺“化蚕”,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又说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即最早养蚕的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表明,公元前2750年以前,今浙江吴兴钱山漾地区的先民已利用蚕丝织成绢片、丝带和丝线。公元前十三世纪,桑、蚕、丝、帛等名称已见于甲骨卜辞。蚕丝和大麻、苎麻,以及后来的棉花一道,为中国人主要的衣着原料,蚕桑也就成为中国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这个经验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对于蚕病的防治方面。商周时期,蚕已在室内饲养。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养蚕已有专用蚕室,蚕病的防治受到重视,并采用了浴蚕种技术,公元三世纪后期,出现了小蚕恒温饲养,说明当于蚕的生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直到元代《士农必用》中才对蚕的生长的各阶段所需温度有详细说明。晋代对于蚕的微粒子病和软化病已有所认识,时称“黑瘦”和“伪蚕”。公元六世纪三十年代,据《齐民要术》记载,人们还从种茧的选择和盐腌贮藏来防治蚕病。宋元时期,对于蚕病的防治更进一步,贮茧方法除盐渍之外,复又出现日晒和笼蒸。与此同时,做为防治蚕病的主要手段的浴蚕方法也得以改进,早期浴蚕主要在川中进行,宋代出现了朱砂温水浴法,元代出现了天浴,利用低温选优汰劣。《陈旉农书》中探讨了蚕生僵病与湿热风冷的关系,《农桑辑要》则总结了蚕病与叶质的关系。明代(1368~1664)出现了天露、石灰水、盐水浴种等方法。并采用了杂交方法培育嘉种,以提高蚕的防病能力,还出现淘汰病蚕防止蔓延的方法。中国的养蚕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蚕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公元前十一世纪,养蚕技术随箕子传入朝鲜,随后复又传到了日本。秦汉以后,中国的养蚕技术通过举世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到中亚、南亚及西亚地区,六世纪世纪中叶,君士坦丁堡国王通过印度僧侣从中国私运蚕种至该国,是为西方有蚕业之始。
相应对策
1、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蚕农科学养蚕水平。要开展技术培训,普及科学养蚕技术。首先要教育蚕农规范操作程序,提倡除沙垫胶布;除沙后要洗手喂叶;拣病蚕时要用蚕筷,并投入石灰钵;其次,重视饲育管理,小蚕喂适熟叶,大蚕期要注意通风换气,大蚕扩座稀放;使蚕农学会对常见病症的识别,掌握对症用药及用药的剂量等基本技术。
2、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蚕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养蚕前,抓好消毒工作,消毒做到彻底、全面,不留死角。养蚕中要经常观察蚕的食桑情况,并适当添加药剂,不能等到蚕病大发生时才用药。同时养蚕后要进行回山消毒。
3、对僵蚕、脓病宜采用以下措施。抓好示范户、重点户的消毒防病、科学饲育,以点带面,扩大影响。每次消毒时,蚕具要浸渍消毒,消毒隐蔽部位病原体,然后在密封的蚕室内进行熏烟消毒。重点抓蚁蚕,并做好眠蚕和起蚕的消毒工作。常撒些蚕座净或防僵粉,以及焦糠等干燥材料。5龄蚕隔天用红霉素或氯霉素添食,并要稀放,做到良桑饱食。实行种药配套,技术跟踪服务。发种时把蚕药及技术资料一并发给蚕农,蚕农要从正宗厂家进药,保证蚕药质量。农技人员要深入村组农户,进行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