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黄河鲤鱼
东平湖鲤鱼,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平湖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是“梁山水泊”的仅存水域,由一级湖和二级湖组成。全部湖泊水面折合627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66.7平方公里,适宜鱼类生长。东平湖鲤鱼其体型修长,金鳞赤尾,在民间拥有“龙鱼”、“红鱼”的美誉。鱼片肉质洁白、纹理清晰,具鲜香味道;清炖,汤色鲜亮、肉质细腻、洁白如玉、清香扑鼻、口感爽滑、味道鲜美。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东平湖鲤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品质特性
东平湖鲤鱼其体型修长,金鳞赤尾,体长与体高之比3以上,尾柄长与尾柄高等同,头背间呈缓缓上升的弧形,背部稍隆起,身体侧扁而腹部圆,须2对,鼻瓣明显;体侧鳞片金黄色,臀鳍、尾柄、尾鳍下叶呈橙红色,胸鳍、腹鳍橘黄色;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东平湖鲤的这种优美体态,使其在民间拥有“龙鱼”、“红鱼”的美誉。鱼片肉质洁白、纹理清晰,具鲜香味道;清炖,汤色鲜亮、肉质细腻、洁白如玉、清香扑鼻、口感爽滑、味道鲜美。
历史渊源
东平县生产境内河、湖、塘、坝众多,水资源丰富,向有从事渔业生产之习俗。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渔船主要有机动船和帆船两种,前者多在大水域东平湖作业,也有到渤海、黄海捕捞的。后者主要在河、塘等水面捕捞。
20世纪90年代,东平湖网箱养鱼成为主流,池塘养鱼、养蟹者趋多。逐步形成了养殖与捕捞相结合的渔业生产习俗。
21世纪,东平县渔民科技兴渔的意识增强,鱼种陆续引入,养殖方法更新,捕捞方式改进。渔船机动化程度提高。
2005年以来,山东就启动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
生产情况
2000年,东平县湖水、池塘养殖鲤鱼面积8万多亩,产量5万多吨,销至济南、天津等地。
2005年,东平县开始人工增殖放流行动,已连续十余年向东平湖投放优质鱼蟹苗种1.7亿余尾(只),总投资2990余万元。
截至2017年底,东平湖内鱼类种类已恢复至48种,东平湖新增捕捞产量2000吨。 [4]
产品荣誉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东平湖鲤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