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红茶
鹤山红茶,广东省鹤山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鹤山红茶,叶片呈椭圆形或长卵形,边缘有锯齿,叶背色青翠,制成红茶后外形条索紧密细长,色泽乌润,气味醇厚,芳香入肺。冲泡后茶色红润,茶汤边缘可见黄金圈,入口爽滑,甘甜蜜味。
2015年11月0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鹤山红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鹤山红茶茶树株高一般在0.8~1.2米,叶片呈椭圆形或长卵形,边缘有锯齿,叶背色青翠,制成红茶后外形条索紧密细长,色泽乌润,气味醇厚,芳香入肺。冲泡后茶色红润,茶汤边缘可见黄金圈,入口爽滑,甘甜蜜味。
历史渊源
鹤山红茶为鹤山著名土特产。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清乾隆《鹤山县志》就记载“古劳茶味匹武夷而带芳。”
传说宋代有一男一女从福建来到古劳都的丽水石岩头山洞居住,他们带来茶种,种制青茶。福建男女死后,丽水人在山头塑造一对石像,以作纪念,后人称石公、石婆,是古劳茶的祖先。石岩头现存有9株古老茶树,品质特优,说是石公石婆所植,称之“宋茶”,古劳茶均是石公石婆所植的数十株老茶树繁殖。
据鹤山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全县种茶面积达8万多亩,年产毛茶8万担(1担约60公斤)、商品茶约5万担,年出口茶叶近3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是清朝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质。其中鹤山市古劳镇为广东省有名的产茶区,并流传有“未有鹤山县,先闻古劳茶”的故事,其所制银针茶除了运销两广以外,还大量出口到香港、南洋及南北美洲。
生产情况
截至2015年,鹤山市红茶生产面积333.33公顷,年产量500吨。
产品荣誉
2015年11月0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鹤山红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产品包装上标有“特产-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字样和标志图案,必须字迹清晰,容易辨认,鹤山红茶的生产经营者使用此包装必须向鹤山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后方可采用鹤山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字样和标志图案,并按照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