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留天山伊贝
巩留天山伊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巩留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巩留县地处逆温带地区,其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以及气候条件适合贝母等中药材的种植。巩留天山伊贝果实呈卵圆形,具六棱,棱上有宽翅,色泽均匀,果肉脆嫩,具有浓郁的中药香气,表面淡黄色或类白色,鳞茎呈卵圆形或圆锥形。
2011年11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巩留天山伊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外在感官特征
巩留天山伊贝果实呈卵圆形,具六棱,棱上有宽翅,色泽均匀,果肉脆嫩,具有浓郁的中药香气。表面淡黄色或类白色,鳞茎呈卵圆形或圆锥形,高0.8~1.8厘米,鲜贝直径2~2.5厘米,干贝直径1.3~1.5厘米,比川贝直径大0.5~0.7厘米,千粒重7.6~8.5克,外形稍粗糙。
历史渊源
巩留县莫乎尔乡人工种植天山伊贝贝母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多年的种植栽培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选种、栽培、选地整地、田间管理、采挖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适用的栽培技术。由于莫乎尔乡党委、政府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又加之贝母价格的上涨,调动了全乡农牧民种植贝母的积极性,贝母种植规模快速扩大,全乡贝母种植由原来的小庭院、小面积种植走向了大面积、大规模种植。
自2005年开始,巩留县对贝母种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展开研究,组织实施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伊贝贝母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等一批科技项目,并通过田间会诊、技术讲座、实地观摩、聘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网络服务等形式,将关键技术推广到种植户中,建立了贝母种植区、育种区、示范区、野种区等科技种植区域,不断提高农牧民种植贝母的科技水平,推动贝母产量和品质健康发展。
2013年,巩留县出台一号文件支持发展贝母等特色种植业,调动了农牧民种植贝母的积极性。
生产情况
2010年,巩留县挖新贝近1100吨,新增干贝10吨,干贝存量50吨,贝母种子10吨,仅贝母一项就为莫乎尔乡贝母种植户带来近3000万元收益。
2011年,巩留县莫乎尔乡贝母种植面积已达到1.4万亩。
2012年,巩留县种植贝母1.65万亩,鲜贝母产量2500吨,总产值达9000万元以上。
2013年,巩留县贝母种植面积扩增到2万亩。
2017年,巩留县库尔德宁镇贝母种植面积达1.8万亩。
产品荣誉
2011年11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巩留天山伊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范围内的巩留天山伊贝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巩留县伊贝贝母专业合作社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