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酥杠子头火食
糖酥杠子头是烟台最受大众喜爱的面食之一,用面粉糖鸡蛋花生油为原料柔和在一起烤制而成,口感甘香酥脆耐嚼,久藏不馊,制作工艺科学卫生,没任何添加剂,确保绿色,安全无忧。
材料
烟台家喻户晓的特色面食之一。
主料:面粉5000 克
辅料:鸡蛋 800克
佐料:花生油300克、白糖 600克、老酵面300克
烹饪工艺
1.老酵面加适量碱,揉匀揉透,去掉酸味;面加入热水,花生油,鸡蛋、白糖,搅匀拌和揉搓成面团,再将两块面团揉搓成一体。
2.将面团掐成20个面坯,再搓圆压成直径5厘米的圆饼,用刀在圆饼的四周,均匀的砍上斜纹花刀,顶面盖上各式各样的印模。
3.将生坯顶面朝下,装在烤盘内,放烤炉加热至贴近烤盘底的坯面上色后,再翻过来加热,直至烤熟即可。
风味特点
色泽金黄、干甜酥香,是颇受欢迎的方便食品。
营养特点
富含蛋白质、淀粉、蔗糖、脂肪,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素,有利于消化。
历史典故
潍县杠子头火烧,一种最受旧时远行人欢迎的硬面食,因在制作时和面用水很少,面硬,用粗重杠木反复压制代替揉面,故名“杠子头”。传说此点心起源于潍县“留饭桥”镇。此处是明清两代登、莱两州行人赴京必经之路,过此无重镇,行人必须在这里带足半个月的干粮,“杠子头”火烧应这种需求而发展起来。这种火烧在制作过程中,和面用杠子压过,下剂后又“炝面”,然后制成边沿厚、中间薄的圆饼,上烤炉时,再在中间挑起一个凸顶,用慢火烤成,十分坚硬,久存不变质,又因为中间凸起部分极薄,敲破成一小孔,以麻绳穿成串,挂在鞍边车旁煞是方便。这种火烧,凉吃越嚼越香,热食用菜、肉烩出柔韧而不松散,又出一种特异香味。
荣成盛家火烧,外地人称为石岛糖酥火烧,产地在荣成盛家村,距著名的海港石岛镇不到10公里。这种烧饼将面粉加酵面、糖、油及温水和好发酵,加碱揉好,擀成圆形,放平锅内烙烤,待烤成黄色时,刷一层油,翻过来再烤,两面都烙好之后,把火烧竖起来,夹上夹板,烙成六边形。出锅的火烧,一面特酥,一面柔软,中间白中透黄,层次分明,又脆又香,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吃的时候不喝水也不会粘嘴,最受连日在海上作业的渔民欢迎。传说这盛家火烧起源于南方,那边逃荒而来的人把做火烧的技艺带到盛家村,村民多是逃荒而来,家家做起了火烧生意,因此,盛家村别名“火烧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烟台一代面点宗师曲永伦先生糅合了以上两种著名火烧的优点,研制出“糖酥杠子头火烧”,一推向市场,便供不应求,大连等地的顾客专门乘船到烟台购买。该火烧获得山东商业厅“金鼎奖”并取得山东省优质产品等荣誉称号,成为烟台名吃。该产品为山东省城市服务技术学院烹饪学院根据现代人的口味特点,进一步加以研究,成为现在的“金奖糖酥杠子头”,为烟台市最为正宗的糖酥杠子头伙食,目前,我院烹饪学院研制的金奖糖酥杠子头已经注册为专利产品,在烟台最为正宗、地道。
糖酥杠子头火食: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末年,山东潍县城西留饭桥一带乡村流行制作一种火食,这种火食和面时加水甚少,用手揉不成团,只好在面板上用木杠压制,当地人遂送其雅号“杠子头火食”。后来,这种火食的制作方法流传到荣成石岛一带渔村。由于杠子头火食冬不甚凉、夏不易馊、口味甘甜、耐于贮存,是渔民出海打鱼携带的理想食品,因此很快流传开来。但后来渔民们发现,杠子头火食经海风一吹,变得又干又硬,难以下咽,于是聪明的渔民在制作时加上油和糖,即成为糖酥杠子头火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