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栝楼
据长清旧县志记载,早在清代以前,马山庄科、焦庄一带就开始种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马山栝楼质量优良,以其个大、皮厚柔韧、皱缩有筋、色橙红、糖性足、焦糖气浓而享誉国内外。栝楼是山东著名的道地中药材,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能。临床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胸痹心痛等症,效果极好。
2009年0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马山栝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马山栝楼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卷须,叶子心脏形,花白色,雌雄异株,果实卵圆形或近圆形,收获时为深绿色,晾干后皮为黄色,鲜果重300-400克,少数500克左右;晾干后果重150克左右,种子长圆形,瓤棕黄色,干果味甘,稍苦、涩。
药用价值
栝楼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脂肪油、树脂、糖类、色素;种子含脂肪油;根含蛋白质、皂苷、酸类等。栝楼根(中药名天花粉),果(中药名栝楼实),果皮(中药名栝楼皮)、种子(中药名栝楼仁),都供药用,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被祛痰等作用。栝楼制剂对冠心病、心胶痛有一定疗效。
产地环境编辑
土壤地貌
土壤类型为沙壤土,pH值6.8-7.4,属黄河下游地区,鲁中山区丘陵地。 [1]
水文情况
境内水资源丰富。降水为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年降水量比较充沛集中。宾谷河流经马山镇南北,镇北端有国家中型水库一座,容量1300万立方。河川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过境水的利用量较小。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质优良。
气候情况
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气候。主要特征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具有淮河下游气候特征。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冬季干冷。年平均气温变化范围为12.8-14.3℃,各月平均气温以1月份最低,为零下2℃;以7月份最高,为26.9℃。累计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98.5小时,最多为2897.9小时,最少为2254.2小时,5月份日照时数最高,为281.1小时;2月份最小,为173.7小时。5月份日照百分率最高,为66%,7月份最小,为51%。年平均降水量628.2毫米,春季(3-5月)平均降水量86.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4%;夏季(6-8月)年均降水量399.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4%;秋季(9-10月)平均降水量为122.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9%;冬季(12-2月)平均降水量为20.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各月降水量分布不均,以7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平均降雪初月在12月7日,年均降雪终日在3月17日,初、终雪间日数平均为101天。最大积雪厚度为21厘米。全年平均相对温度为62%,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为76-79%;最小值在3-4月份,为52-53%。全年无霜期为215天,结冰初日平均在10月30日,年均终日在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