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南充丝绸

   日期:2021-09-28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300    评论:0    
核心提示:南充丝绸南充丝绸,四川省南充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充丝绸是特色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因产于四川省南充市得名。南充
截图00
南充丝绸
南充丝绸,四川省南充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南充丝绸是特色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因产于四川省南充市得名。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栽桑养蚕,具有3000多年的蚕桑历史,素有“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美称,2005年4月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称号。南充丝绸具有光泽一致性好,织物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手感柔软、弹性好,平纹织物不易起皱等特点。
2012年03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充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南充丝绸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的丝绸文化赋予了南充丝绸优良的品质。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丝色一致,密度均匀,织纹清晰,柔软华丽。纺类织物手感细爽;绉类织物极富弹性;轻薄织物宛如蝉翼,轻盈飘逸;重磅织物毛型感强,挺扩丰满。
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自周朝始,今南充、西充、南部、阆中等地的蚕丝织物就已经成为贡品。
在秦汉时期,丝绸业开始成为南充经济的一大支柱。
史载,2000多年前,东起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曾是中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五彩丝绸络绎于途,为古代中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丝绸之路”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经考证,拥有璀璨丝绸文化的南充,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嘉陵江高坪段发现的巨型桑树乌木,再次佐证了这一说法。
经过南北朝及隋朝的发展,丝绸产业在唐宋时期达到新的高度。有诗人用“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来形容当时丝绸业的盛况。当时,朝廷将南充地区的绸、绫、金、绢、丝等十余种产品定为常贡品。而由南充生产的果州花红绫还由长安输往日本,一时名扬海外。
在元代,由于战乱频繁,南充丝绸基本处于停滞和衰败阶段。
直到明代开始,由阆中、中溪等地产的水丝,因质量较好而畅销吴、越、闽等地。这表明当时南充丝绸已经恢复到相当水平。
清代,政府非常注重蚕桑养殖和丝绸发展,南充地区的丝绸业重又显现出繁荣景象。
民国元年(1912年),西充县占山乡人傅骏山投资白银万两,在都京镇开办兴隆丝厂,后改名为六合丝厂,也是南充丝二厂的前身。兴隆丝厂首开近代南充境内用机器缫丝织绸的先河,当时年产值近2万银币。
民国四年(1915年),由南充吉庆丝厂生产的生丝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魁,荣登榜首;民国十四年(1925年),南充六合丝厂生产的生丝再次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将南充丝绸又一次推向世界的舞台。民国十五年(1926年),六合丝厂缫制的“金鹿”牌蚕丝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再一次将南充丝绸推向了世界丝绸业的巅峰。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生丝在上海廉价抛售,导致国内生丝大量积压,损失严重。南充当地丝绸老字号顶住压力,由六合、同德两厂合并的同六丝厂,联合当地丝绸企业共同抗日,渡过难关。
新中国成立后,南充丝绸再次迎来快速发展。
1978年,全国工业经济迅速复苏,丝二厂年产值在9000万元左右。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充被确定为全国四大蚕桑基地、十五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和20个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之一。到20世纪80—90年代,南充栽桑养蚕农户达到100万户。
2006年,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南充市委、市政府于同年启动实施了“百万工程”,不仅使蚕桑产业链、组织链、科技链和信息链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也使养蚕科技水平和集约化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当地丝绸企业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
产品荣誉
民国四年(1915年),南充绸缎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头等奖。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南充生丝又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
2005年3月,南充获得“中国绸都”称号。高坪区都京镇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丝绸第一镇”。
2012年03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充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南充丝绸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南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南充丝绸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