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山楂
费县栽培山楂历史悠久,据《费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山楂已是该县重要“果属”之一。但是品种不好,俗名“山里红”。个头小、核大、味酸,非口淡者不思得,常为老人、孕妇、病者枕边物。农民用菠萝叶编制小篓储存,可保鲜到第二年三、四月。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种植历史
据《费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山楂已是该县重要“果属”之一。1979年,全县新栽植山楂树22万株,建山楂密植园200亩。年产100万斤。1980年后,由于大力推广山楂幼树矮化密植技术实验,6年生幼树平均亩产2378公斤,最高亩产3442公斤。由于产量高、价格上升,特别是许多种植户首先发家致富,激起了广大农民种植热情,有的乡村甚至把粮田改种山楂,使种植面积剧增,全县山楂一度达到10万亩。1990年,年产量突破一亿斤,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八分之一。
品种
费县山楂主要品种有:大棉球、大金星、小金星、歪把红、草红、糖球等。其中大棉球、大金星,被誉为沂蒙大山楂,该品种单果重12.5~14克,色泽红或淡紫色,具蜡光,肉质细密,品质上乘,成熟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此外,当地新发现的优良单株有面红子、大红子、清香红子、草红子等。
特点
费县山楂以果实大、色泽艳、果肉细绵、酸甜适口、营养丰富而载誉全国。因果内含有红色素和果胶等物质,更适于加工成山楂片、山楂糕、糖果、蜜饯、冰糖葫芦、山楂酱、罐头、果脯、果丹皮、山楂汁、山楂饮料、山楂酒等。
荣誉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