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马坡茶

   日期:2022-03-01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293    评论:0    
核心提示:马坡茶马坡茶,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马坡茶,又名十株茶,生长在建始县三里乡,其栽培历
截图01
马坡茶
马坡茶,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马坡茶,又名十株茶,生长在建始县三里乡,其栽培历史有300多年,当地特殊的红沙土壤和地理气候,孕育出马坡茶毛尖细圆、条索紧细,汤清叶绿、清彻明亮,香气馥郁、回味绵长等独特的内在品质。马坡茶味甘,清香幽长,似豆香、熟板栗香味。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马坡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感官特征
马坡茶味甘,汤色清绿明亮,清香幽长,似豆香、熟板栗香。泡头杯水,汤清色绿,甘醇初露;二杯水,汤色绿中透淡黄,豆香、熟栗香郁;三杯水,汤碧泛青。
马坡茶(针形茶)特级:外形条索紧细圆直,翠绿,显毫、完整匀净;香气清香或豆香、栗香高长,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
马坡茶(针形茶)一级:外形条索紧细、尚圆直、绿润,带茸毫、尚完整、匀净;香气清香、豆香或栗香高长。
马坡茶(烘青、炒青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尚绿润,尚完整、匀净;香气气清香或栗香较高长,汤色绿明,滋味浓醇、鲜,叶底绿且明亮。
马坡茶(扁形茶):外形条索紧细,争泽翠绿,完整匀净;香气清香高长,茶汤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
历史渊源
《建始县志》记载,马坡“十株茶”不仅有耐人寻味的传奇故事,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相传清朝年间,马坡商人吕大蒯经商贩卖桐油到浙江杭州,一天到龙井寺许愿,长老赐茶与他,品尝中只觉得一股清香味直透胸间。于是,他求得12棵龙井茶种子,带回家乡马坡种植,成活10株,故名马坡“十株茶”。
马坡茶
马坡一词,缘于清道光年间,三里乡吕家湾(马坡村)吕家后人吕天朝在进京科考中会试高中,被道光皇帝召见,钦点守备一职。吕天朝面圣时,将从杭州引进栽种在河水坪马坡的茶敬献皇上,皇上品后龙颜大悦,赐名“马坡茶”。
解放时期,马坡“十株茶”为吕家家族所有,并没有大规模发展,仅局限于河水坪、马坡一线数十亩零星茶园。 
马坡茶的初步发展始于20世纪大集体时期。当时茶叶只算副业,起挡土作用,所以茶树大都栽种在田边、坎上。据当年在大队当过干部的王长权介绍,当年集体的账上采摘干茶达2500公斤。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茶园随土地分到各户,许多家庭经营不善,茶园荒芜,10株古茶无意中被砍成茶蔸。原任村干部的王长权设法保留了1株,这便是现存的一株高3.8米,树冠4.19米,年产鲜叶88斤的百年茶树王。80年代后期,县、乡特产部门逐渐把茶叶生产当做当地支柱产业,技术员进村入户培训技术。从栽培、种植、修剪、采摘,茶叶生产逐渐受到重视。当时,三里乡就办起了公社茶厂。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三里乡历届政府大力发展马坡茶产业,并逐步从马坡向村坊、和平、石牌、扎鱼口等村连片发展。
生产情况
2017年,三里乡马坡茶种植面积从解放初期的数十亩发展到5000亩,每年可为茶农增收1200万元。
产品荣誉
2010年第七届武汉农博会上,“午间马坡玉毫茶”荣获“金奖农产品”称号。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马坡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5年9月,“建始县马坡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公告。
专用标志使用
遵循国家强制性标准GB/T191—2000、GB7718、GB11680的规定。使用马坡茶地理标志时应向证书持有人建始县马坡明珠茶业专业合作社提出申请,在产品包装上使用标志时必须按照相应规范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获得使用地理标志农产品马坡茶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各有关经营单位必须执行本技术规程规范生产马坡茶,生产过程中要随时接受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