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竹编
青神竹编,四川省青神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青神竹编采用保护区内的竹原料,筒长节稀、质地柔韧。以特色人文景观、书法作品、名人画像为编织重点,在特定的环境中纯手工编织。锁口、收尾不用任何粘结物,原料均100%采用天然竹材,经过画框、绸缎等装裱方式制作成精美的竹编艺术品。
2011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青神竹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青神县文物保护中心获得青神竹编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产品特点
青神竹编采用保护区内的竹原料,筒长节稀、质地柔韧。以特色人文景观、书法作品、名人画像为编织重点,在特定的环境中纯手工编织。锁口、收尾不用任何粘结物,原料均100%采用天然竹材,经过画框、绸缎等装裱方式制作成精美的竹编艺术品。
历史渊源
青神竹编
青神竹编
《蚕丛氏的故乡》载:早在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青神县的先民便开始用竹编簸箕养蚕、编竹器用于生活。
唐代,文宗太和年间(827~835年),荣县人张武率百余家人于青神编竹篓拦鸿化堰、凿山开渠、引水灌溉农田。
宋代,篾工巧匠们就开始学编宫扇,被称为“东坡宫扇”,民间竹编用品也增多,形成了竹制品生活、生产用具市场。
明代,青神人余承勋考中进士,官授翰林院修撰。他进京做官时用的竹编书箱、膳食盒就是用很细的竹丝编制成的,后收藏于“中国竹编博物馆”。
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年),青神的竹编艺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当时编的“宫扇”,被列为朝廷贡品,收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
民国时期,青神竹编工艺水平又有了新的发展,能够在扇面上编花、编字。
1933年,因汉阳古镇办起了大型缫丝厂,青神养蚕的晒簟、簸箕大量生产,家家户户都用竹编器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青神竹编除了保留传统的晒簟、簸箕、箩筐、篼、篮、粮屯、蒸笼、鱼具等30多种生产、生活用具外,还新开发了竹编凉席、枕席、竹水瓶壳、工艺型竹扇等。
20世纪60~70年代,青神相继出现了花、鸟、鱼、虫一类的竹编新产品。
20世纪80年代后至90年代中期,青神竹编竹画编织技艺发展到鼎盛时期。开发的新产品共七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竹编艺人能用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出艺术含量极高作品,如《中国百帝图》、《清明上河图》等。
生产情况
2010年,四川省青神县从事竹编产业的农民达6000余人,年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全县竹编产品销售收入接近3亿元。
产品荣誉
2011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青神竹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0年7月27日,青神竹编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2022年2月,青神竹编工艺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专用标志使用
青神竹编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青神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青神竹编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