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呼欧拉羊
苏呼欧拉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苏呼欧拉羊是肉皮毛兼用的羊种,体大肢高,背腰宽平,后躯较丰满,早期发育快,产肉和皮质性能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藏羊,体质坚实,抗病力强、耐高寒,适应高寒缺氧高原环境;是肉肥嫩、口感好、营养丰富的羊肉中的上乘品。
2010年0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苏呼欧拉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苏呼欧拉羊为棕黑色和棕红色,以产肉为主,是肉皮毛兼用的一个特殊类型,其特点是体大肢高,背腰宽平,后躯较丰满,早期发育快,产肉和皮质性能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藏羊,是青海省肉羊生产地宝贵品种资源;体质坚实,抗病力强、耐高寒,适应高寒缺氧高原环境;是肉肥嫩、口感好、营养丰富的羊肉中的上乘品。
外在感官
苏呼欧拉羊宰杀后从胴体上看,肌肉光泽润滑,红色均匀,胴体表面被覆一层薄薄的白色脂肪且分布均匀,肌纤维细,呈三角形或楔形的脂尾丰满、润滑,尾尖细圆达飞节,无膻腥味。羔羊肉肌纤维细鲜嫩多汁、易消化,而且脂肪含量适中,尾形呈长三角形,丰满、润滑。欧拉羊羊肉煮沸后的肉汤清澈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具有欧拉羊肉特有的香味,味香四溢,有“屋内煮肉屋外香”之名。
历史渊源
苏呼欧拉型藏羊(俗称:苏呼欧拉羊或欧拉羊)在河南县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苏呼欧拉羊品种的形成已有几百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八年(1651年),土默特部的诸位台吉带去膘厚一指的羔羊肉,为达尔加博硕克图设筵款待,羔羊的肥大使与会蒙藏人士都很惊讶,问其何故,他们回答说:“草原肥美,帐群稀少”。据此,作出了将部帐迁往黄河南部的方案。
《青海史书·锦缎彩纹》中记载:“因为土默特和土尔扈特的诸台吉拿着肥大鲜嫩的羔羊肉,骑着健壮骏烈的良驹远道而来,即能料到是块极好的地方,所以博硕克图决定迁移部帐。接着于顺治九年(1652年)起,达尔加博硕克图的部帐,经过数年时间,逐步地迁道黄河弯曲部土默特的驻地。但是迷恋旧宗的纳罕多尔济酋长的出台,催坏了相隔依旧的合约团聚,更“不理政务,导致部落衰败,众叛亲离”,对土默特和土尔扈特羔羊(苏呼欧拉羊)的繁衍生息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过了这个王公之后,到第21世土尔扈特扎萨克贡保扎西时期,牧羊人寻找被驱散的羊群,在一个四方岩石围绕的山口中看见了几只草系大角羊遮挡着他们的羊群。草系大角羊,先祖为草原羊(亦称盘羊),俗称大角羊或大头羊,是青藏高原的原始羊种,经千百年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发育成为现今的高原藏系羊,成为青南牧区的重要羊种。牧羊人没有召唤羊群,安静的暂时离开。经过几天的交配,孕育了后来的土默特和土尔扈特羔羊(苏呼欧拉羊),繁衍至今。
根据历史记载,明末清初和硕特蒙古达尔加博硕克图的部帐徒居黄河南地区时曾携带有大量的蒙系羊,黄河南地区欧拉羊都还含有一些蒙系羊的混血统,所以当地及周围藏族同胞们被称为“苏呼欧拉羊”,意即蒙古欧拉羊。河南县苏呼欧拉羊的先祖是所谓草系大角羊,常在适于山峰、山沟、荒野等地生息,这种草系大角羊的后系“苏呼欧拉羊”,同样在高寒、风雪交加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所以,蒙古语叫欧楞海或欧日海,意即山顶或山峰上的羊;有一种说法是羊数到达一万只羊的程度上,又叫奥楞海,意即很多羊:而且种公羊的大角被打造银装,蒙古语就叫做奥日海,周边的藏族同胞们把这个“奥日海”一词意译成藏语叫(拜泊办=犊=碘罢)。还有羔羊出生不久鼻头即红,大部分苏呼欧拉羊的上背又红、花红色、小尾花纹等呈现红颜色,此支系苏呼欧拉羊的名声普及扩展到内蒙古呼和浩特、青海西宁古城等地区,泽雄干玛日(罢拜=拜扳半)复兴了此系苏呼欧拉羊,因为这些原因此系羊蒙古语叫“乌兰海”,意即红系羊。
1954年,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进行畜种调查时将之定名为“欧拉羊”,逐成为三大藏系绵羊的一大支系,因此,省内外的专家及其各界人士都按照这种汉语的音译来称呼“欧拉羊”。
生产情况
2009年,苏呼欧拉羊总存栏51.45万只,生产规模30万只,产量6000吨。
产品荣誉
2005年,苏呼欧拉羊被青海省为“名优畜禽品种”。
2010年0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苏呼欧拉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