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柿
“磨盘柿”历史悠久,相传,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9年)房山就有柿树栽培。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编修的《房山县志》记载“柿为本镜出产之大宗,西北河套沟,西南张坊沟,无村不有,售出北京者,房山最居多数,其大如拳,其甘如蜜”。被朱棣皇帝封为御用贡品。“磨盘柿”,以果实个头大,形状似“磨盘”而得名,产自中国北京房山境内。
树势强健。萌芽率低,发枝力弱,5年生砧木嫁接后第4年开始结果,20年后进入盛果期。大小年明显,丰产性中等,适应性强,较抗寒。全株仅有雌花,单性结实能力强,不需配置授粉树。果实9月下旬开始着色,10月下旬成熟。果实特大,平均单重241g,最大单果重500g以上。大小较整齐。扁圆形,橙黄色或浅橙红色、软化后橙红色。果皮细而光滑、多果粉、无网状花纹,皮厚而韧容易剥离。缢痕深而明显,位于果腰,将果分成上下两层呈磨盘状,故称“磨盘柿”。果肉橙黄色,无黑斑,纤维细长。肉质松脆、软化后水质,汁液特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8.0%,可溶性糖15.28%,维生素C18.91mg/100g,单宁0.64~1.71%。髓大、成熟时实心。果内无肉球,无种子。果实能完全软化,硬柿变成软柿有明显界限,软后果皮不皱缩、不裂。易脱涩,耐运贮。宜鲜食。
枝条粗壮,稀疏,叶大,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片粗短。平均单果质量260g左右,最大单果质量500g以上。果实扁圆形,中部有缢痕,形若磨盘,果顶平或凹。柿蒂深陷,果柄粗短,萼片大而平,基部联合。果皮橙黄色至橙红色,有蜡质。果肉淡黄色,果肉松,纤维少,汁多味甜,无核。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以生食为主,也可制饼、造酒。鲜柿耐贮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