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簸箕粄

   日期:2022-10-14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215    评论:0    
核心提示:簸箕粄簸箕粄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名点,属于闽菜系。以上等籼米磨成浆,盛于簸箕中猛火蒸成薄皮,割成小块,再用瘦肉、虾米、香
2022-10-14 9-43-36
簸箕粄
簸箕粄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名点,属于闽菜系。以上等籼米磨成浆,盛于簸箕中猛火蒸成薄皮,割成小块,再用瘦肉、虾米、香菇及蔬菜等熟馅卷成条块,外涂油葱佐料,有特殊风味。
簸箕饭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舀入直径约三十公分的圆形簸箕内,左右摇动使米浆均匀,用勺子将米浆用小勺盛入簸箕内,放入滚烫的开水锅里猛火蒸,约五分钟后蒸熟成薄薄一层白色粉皮,整张揭下,再把粉皮切成数块,铺上瘦肉死丝、笋丝、香菇丝、虾米、豆芽、青菜等,折成带子状,依口味调上油盐、花生米、葱花等佐料,很有意思的做法,跟厦门的春卷很相似,味道很不错,口感柔韧滑爽,所以“簸箕饭”又叫“卷饭”、“带子饭”,深受客家人喜爱,在客家人中极为流行。簸箕粄在广东叫肠粉,在闽南一带叫粿条,都是用大米磨浆入笼蒸出半透明的米粉片,只是吃法有所不同而已,关键的问题就是包裹其中的馅做的好不好吃了。
长年出远门的当地客家人一回到家乡总不会忘记先到摊点、小吃店吃上几盘,就像武汉人爱吃热干面,都是寄托浓郁乡情的食品。在闽西武平的簸箕粄是只开早市做早点供应的,清晨,人们成群结队赶去,堂吃或打包,以小店为中心,组成了一幅武平特有的晨景,这大概是宁静的小城最为热闹的一刻,别具一种古朴的风情。
簸箕粄在广东肠粉,在闽南一带叫粿条,都是用大米磨浆入笼蒸出的半透明的米粉片,只是吃法有所不同而已。武平人所以叫它簸箕粄,缘於当年蒸出的米粉皮是摊在簸箕上晾凉的缘故。
同许多地方一样,武平的簸箕粄只开早市做早点供应,过了上午十点便收市了。正因为武平有那麽多家卖簸箕粄的小店,营业时间又集中限时,在清晨,人们便成群结队地赶去,围住那热气腾腾的小店,或堂吃、或买回家去当早点。於是,便以小店为中心,组成了一幅武平特有的晨景,这大概是宁静的小城最为热闹的一刻,别具一种古朴的风情。
这样的小店,多为夫妻档。凌晨便把做簸箕粄的米浆和用绿豆芽、韭菜、红萝卜丝、肉丝、香菇丝制成的菜馅准备好,清早开市,夫妻二人,一个取一勺米浆倒进铝板制成的笼屉里,一两分钟後蒸熟取出,切成五寸见方的小块,另一个便撒上菜馅卷成比姆指略粗的筒状装盘,再浇一点葱油,洒一点葱花上桌。那簸箕粄似羊脂一般地白,几粒葱花又似翡翠一般地绿,煞是好看。吃在嘴里又嫩又滑,又韧又香。凡是吃客,还免费提供一杯喷香的热茶或一碗浓浓的猪骨汤,不但叫人吃出乡土的美味,还能叫人吃出一个山乡人的淳朴民风。
武平人全属客家,他们吃簸箕粄吃了多少年?说不清楚。只知道自西晋末永嘉年间(公元四世纪),唐末(公元九世纪末)以及南宋末(公元十三世纪末),为逃避战乱,黄河流域中原一带的汉人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南迁,到了闽、粤、赣成了「客家」。北方人民间喜食面粉做的春饼(卷),迁到南方,面粉难觅,便改用米浆,於是便做起簸箕粄。这样算来,这簸箕粄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