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豆笋
开江特产豆笋又名豆筋,是四川省开江县著名的地方小吃。此品以黄豆为原料经过十几道工序加工提炼而成,营养丰富.口感劲道,有浓浓的豆香味。本品食用的方式很多,可炖,炒,煲等还可以烫火锅,可以拌凉菜等。根据你自己的口味食用。
历史悠久
开江豆笋传统制作技艺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的新宁镇、普安镇和甘棠镇,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源于清朝初年的“湖广填四川”时期。据1989年编撰的《开江县志》记载:“……最早产于甘棠镇的白杨鲁家沟。其品种有大豆笋、签子豆笋两种。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营养丰富,适用于素炒、杂烩、油炸或卤制,色味鲜美,毗邻各县颇负盛名,远销渝、万等地”。
据《开江县志》记载,开江豆笋工艺技艺源于清朝初年,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2008年被达州市文化局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5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营养丰富
开江豆笋采众家之长,采用优质大豆为原料,经过特殊加工而成,是达州市开江县的特产之一,营养丰富、香嫩绵软、口感嫩滑、食用简单(30摄氏度以下清水浸泡4-10小时即变软,炒、烧、炖、卤均可)
开江豆笋属于绿色食品,味道鲜美。含有高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钙、铁、锌以及多种维生素。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利于小孩的生长发育。对贫血患者有益。
传统制作技艺
开江豆笋传统制作技艺全程手工操作,所需器具如石磨、黄桶、摇架等手工制作技艺独特,制作豆笋所需原料主要选用本地出产的“六月黄”大豆,较其它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更为丰富,而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属豆制品原料中的上品。
其具体制作流程为筛选——浸泡——磨浆——过浆——烧浆——提取成型——烘干。通过传统手工技艺生产出来的开江豆笋,适宜多种烹调方式,炒、烧、炖均可,而且久炖不散,口感嫩滑、细腻,味道醇香、鲜美。
开江豆笋传统制作技艺第八代传人梁远刚创办了“开江绿香豆笋厂”,把开江豆笋传统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第一步:筛选——豆笋注重选料,一般选用开江本地出产的“六月黄”或“八月黄”大豆,并由人工清除豆子中的杂物。
第二步:浸泡——把选好的豆子倒入大黄桶中,用清水浸泡,豆子计量单位为“桌”,一“桌”大约四升(升子是旧时量谷物的器具,一升子即为一升)。
第三步:磨浆——将浸泡好的豆子连同水一起用木水瓢舀到石磨中,开始磨浆,石磨转动的速度要适中,以磨出的浆较为细滑、无明显颗粒为宜,磨出的浆直接用木桶盛好。
第四步:过浆——在摇架下方套一块过滤布,把磨好的浆舀入滤布中,摇动摇架,从滤布中能流下去的就是可以制作豆笋的豆浆了,滤布上面留下的是豆渣。
第五步:烧——把滤好的豆浆倒入大铁锅中,用文火烧开,烧开后即全部舀出,用木桶盛好。
第六步:提取成型——将烧制好的豆浆重新倒入锅中,以文火加热,用蒲扇扇动锅中的豆浆,使其表面凝成一层膜状皮,然后用准备好的竹签把皮裹起来,这样,豆笋就成型了,再把裹好的豆笋放在搁箱上,如此反复,直至把锅中的浆提取完为止。竹签上裹的层数视制作的豆笋大小而定,大豆笋至少要裹10层以上,小豆笋裹3层就可以了。
第七步:烘干——把搁满豆笋的搁箱抬到室外晾晒,一般以阳光照晒为主,必要时,也可以等提取成型后用灶内的碳渣余火进行烘烤,其目的是把制作出来的豆笋烘干。 [2]
开江豆笋
开江豆笋是集众家之长,采用优质大豆为原料,经过特殊加工、烘烤制作、真空包装而成的绿色食品,是开江县著名的地方特产,其营养丰富、香嫩绵软,口感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开江豆制品一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年产豆笋150吨,产品远销国内外。2006年该产品获得达州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优秀奖,2007、2008年获得开江十佳诚信经营示范企业和开江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开江豆笋宴菜品——果老神汤
开江豆笋宴菜品——果老神汤
四川电视台《吃八方》专题开江豆笋是开江农耕文化文明进程的证物,是中国营养食品展示柜上的真品。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了开江豆笋高贵典雅的身份,但很多人只缘生在此山中,还不识庐山真面目,媒体应该将开江豆笋推介给全国各地的美食家,川台的记者慕名而来,我想意义就在这里。
川台的老师们走进甘棠农家,专心致志地拍摄当地农家用传统工艺生产豆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他们都尽力选取最好的角度,最适合的光源,把一个个本不起眼的生产过程拍得美轮美奂。拍摄豆笋的生产过程时间很长,拍摄工作十分辛苦,即使是寒冷的冬天,摄像师周江也累得满头大汗,这一拍就拍到中午12点,但他们没有走上餐桌,而是直奔专门做豆笋宴的明月湖“朋缘山庄”,坐车赶船步行,走到目的地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由于坐船的时间较长,主持人刘亚琼的脸都冻变了色,但他刚到目的地,就拿上我们准备的相关文化资料仔细了解,一边看资料,一边烤着一个小小的火炉,一边瑟瑟发抖。摄像师周江在厨房里的炊烟里,一丝不苟地记录着关于开江豆笋的故事,编导陈凌波和开江广电局的局长蒋伟在旁边一丝不苟地策划着。接着,要把所有的菜品端上船,营造在船上悠闲品尝的气氛,主持人刘亚琼和达州台主持人李琅二话不说,脱下外衣,泰然坐在寒风中,激情讲述着开江豆笋的动人故事。节目录制完毕,意识下午三点钟了,我的肚皮早就不争气的吵闹不休,但他们似乎被“开江豆笋宴”深深地吸引着,全然忘了肚皮的饥饿。
传承保护
2022年2月,豆笋制作技艺(开江豆笋)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