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国光苹果
承德国光苹果,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承德县气候适宜,栽培小国光苹果悠久历史,经验丰富,所产小国光品质优良,着色鲜艳,口感好,享有盛名。
2010年09月0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承德国光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承德国光苹果栽培历史悠久,规模化种植,无公害生产;独特的温带气候、土壤、山地地貌等复合条件,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充足光照、适中降水、较大的温差和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从而铸就出承德国光苹果绿色天然、果个适中、果面光滑、着色艳丽、果实细脆多汁、酸甜适口、风味佳、耐贮藏的特色品质。
县域所产的国光苹果果个适中、果面光滑、着色艳丽,以果实细脆多汁、酸甜适口、风味佳、耐贮藏等特色,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历史渊源
承德县栽培国光苹果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规模化发展。
据史料记载:承德县的乌龙矶村20世纪40年代就有20余株国光苹果栽培,现仍存两株树龄最大国光苹果树,走过了70多年的风雨寒暑,仍华盖如云,生机盎然,被当地人尊称为“国光王”。
1986年秋,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备局管理处处长邸文增到承德县东小白旗乡八道沟村果园考察,通过与全国其它县比较,认为承德县生产的国光苹果具有甜酸适口、色泽好,风味极佳的特点,是国光苹果中的极品,当即决定与承德县东小白旗供销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从此“承德国光苹果”入选中南海,成为20世纪80至90年代供应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水果,“承德国光苹果”因此声名远扬。
进入21世纪以来,承德县将国光苹果产业列为农村五大主导产业之首优先发展。落实全市发展百万亩经济林的战略部署,实施“南苹果北山楂”的区域树种布局和“两环、四带”区域生产布局,大面积增加国光苹果资源,。
“十二五”(2011-2015年)以来,承德县共投入各类项目资金1.5亿元,每年新发展经济林3.5万亩。共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实施果园水利配套200余处,新打机井1000余眼,铺设地下输水管道40余万延长米,扭转了承德县果品“靠天收”的局面。与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保持常年合作关系,采取聘请专家深入重点园区专题指导、本县技术人员巡回培训、设立林果咨询热线等方式,全面推行《无公害国光苹果生产技术规程》、《A级绿色食品苹果系列标准》,加强修剪、幼树刻芽、拉枝、扭梢、环剥、疏花疏果、套袋、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的培训,每年培训果农1.5万人次,持证上岗的“乡土人才”达到548名,其中高级农民技师13名,农民技师101名,农民助理技师224名,农民技术员210名,林果技术能手全部实现了持证上岗。
生产情况
2015年,承德国光苹果栽培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11万吨,产值5亿元,是河北省国光苹果保有面积最大的县份。
2018年,承德县国光苹果栽培面积达15万亩,产量11万吨,年产值5亿元。
产品荣誉
承德县入选“中国国光苹果之乡”、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县,先后被列为河北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县,跻身河北省十大果品特色县。
承德国光苹果通过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连续4届荣获“河北省名牌产品”,连续7届荣获省优质农产品称号,入选奥运推荐果品,获得“中华名果”称号,在河北省首届果品擂台赛、优质果品鉴评会上屡获金奖。
2010年09月0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承德国光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承德国光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河北省承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承德国光苹果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