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茶之乡——湖南省常宁市
2001年,常宁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油茶林面积
全市油茶林面积最多时达到了5.25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5.7%,占全市经济林面积的92.8%。油茶遍布全市各地,油茶林面积在2000公顷以上的有宜潭等12个乡镇,其中油茶林面积在4000公顷以上的有蓬塘、荫田和烟洲3个乡镇。油茶林面积最大的村是蓬塘乡芝江村,该村总面积585公顷,其中油茶林面积就有371.3公顷。
油茶历史
1978年,常宁参加全国油茶生产会议,并在会议上介绍了油茶生产经验。1981年,常宁被国家商业部授予“金杯奖”奖杯。
1984年—1989年,常宁被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列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WFP—中国2696项目——湖南省油茶更新改造工程。
1984年,我市接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援。在我市的原宜阳、柏坊、水口和荫田等四个区17个乡镇200个村实施油茶老残林更新和低产林改造工程,项目区域共有油茶林面积34.4万亩,其中,规划进行油茶老残林更新5万亩,低产林改造3万亩,共计投工721.1万个,世界粮食计划署按每个工日3公斤小表、50克食油的标准为项目提供了21650.883吨小表和360.848吨食油的援助,各级政府安排405.277万元资金与项目配套,常宁的项目在省油茶工程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自1984年10月15日开工,1994年全部结束。
1984年油茶老残林更新项目开始施工,经水平撩壕整地、造林、施肥、年度抚育、幼林修枝整形、防治病虫害等综合营林技术措施,使我市的油茶走上了更新换代的新路。据县油茶工程指挥部对5个乡镇1985年和1986年造林的固定样方连续产量测定,1991年、1992年、1993年的亩平产油分别达到了4.55公斤、5.09公斤和4.1公斤。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从1985年起投入施工,到1994年全部完成。改造林地通过垦复施肥、间密补稀、去劣留优、修枝亮脚、防治病虫害和开挖水平竹节沟等综合营林技术措施,大大改善了林地通风透气条件,调整了林分密度和树体结构,补充营养,减少了树体养分消耗,明显增强了树势,使油茶产量显著提高。据县油茶工程指挥部随机布点12个,面积1016.12亩,1985年改造前三年的亩平3.01公斤,改造后1986年亩平产油8.69公斤,1987年亩平产油13.05公斤,1988年亩平11.29公斤,1989年经省科委、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中南林学院、省林业厅、省林科所等专家和学者组成的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产量验收领导小组和测产小组,1989年的亩平产油16.1公斤,低产林改造后四年林分亩平产油12.3公斤,是改造前亩平产油的4倍。
1993年,常宁被国家林业部列入国家第二期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自1993年开始,我市在原宜阳、罗桥、板桥、洋泉、官岭、新洲等6个区的10个乡镇完成低改总面积1.78亩,其中,新造林0.83万亩,常规改造0.95万亩,目前,更新幼林长势喜人,低改林分树势增强,产量明显上升。
1998年,常宁被列入国家跨世纪油茶高产稳产示范工程。1999年—2000年,全市完成了3900亩的油茶示范林建设,造林成活率达到99%以上。
2001年,常宁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2007年10月,我市的衡阳南天山茶油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香椿子”牌茶油,获得了湖南省第二届林产品博览会金奖。”
油茶品种
常宁的油茶品种类型主要有寒露籽和霜降籽两个品种群。寒露籽是主要品种群,遍布全市各地,果实小,每果含籽4粒,出油率高,鲜果出油率可达7%,高者可达8%。霜降籽零星分布在全市,与寒露籽相互混杂在一起,以荫田镇的分布最多,果实大,每果含籽7粒左右,鲜果出油率5—6%。常宁油茶的霜降和寒露品种,分别有红球、红桃、青球、青桃、黄球、黄桃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