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红薯
花园口红薯,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花园口种植红薯有着很长的历史,近代以来,红薯一直在花园口地区广泛种植,到建国初期全区种植面积已达7300亩。解放后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一直是花园口人民的主要口粮。花园口红薯外形匀称,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单果重2000克,有椭圆形、纺锤形,表皮光滑美观。外观有红、黄、紫等颜色,颜色不同,口感也不一样,各种鲜薯,各具特色。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花园口红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3年,花园口红薯被评为上海第七届中国国际有机博览会暨BioFach China 2013金奖。
品质特性
花园口红薯外形匀称,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单果重2000克,有椭圆形、纺锤形,表皮光滑美观。外观有红、黄、紫等颜色,颜色不同,口感也不一样,各种鲜薯,各具特色 。
历史渊源
花园口种植红薯有着很长的历史,近代以来,红薯一直在花园口地区广泛种植,到建国初期全区种植面积已达7300亩。解放后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一直是花园口人民的主要口粮。
据《河南省粮食志》记载,清乾隆年间(1711—1799年),河南旱灾严重,连年歉收,红薯从福建引到开封朱仙镇和黄河以北花园口等地,河南巡抚劝民广为栽植,接济民食。红薯引进河南后,在品种选用上主要靠农民自留自用,自己串换,各地也都有一批农家品种,根据薯皮、形状、生长特点等命名。清朝郭云升撰的《救荒简易书》说“干红薯乃红薯别名,亦红薯中之嘉种也,出河南杞县、新郑及邙山一带,蒸而食之,甚干甚面,并无许多汁浆,甚能耐饥”。《郑州郊区花园口乡志》记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红薯已成为花园口人民的主食,广大农民群众流传着‘一年红薯半年粮,红薯是农民的保驾王’的说法”。
生产情况
2011年,花园口红薯区域总面积6600余公顷,花园口红薯年产量近7500吨。
产品荣誉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花园口红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3年,花园口红薯被评为上海第七届中国国际有机博览会暨BioFach China 2013金奖。
2014年,花园口红薯被评为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有机博览会暨BioFach China 2014优秀产品奖。
2015年,花园口红薯获得上海第九届中国国际有机博览会暨BioFach China 2015产品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