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兰韭菜
呼兰韭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呼兰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地势平坦,东北略高,西南略低。适宜种植韭菜。呼兰生产韭菜已有50多年历史。呼兰韭菜不仅菜质柔嫩,味香辛,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鲜韭菜中含胡萝卜素3.12毫克,维生素B20.09毫克,维生素C39毫克,钙84毫克,磷43毫克,铁8.9毫克,膳食纤维1.2克,此外还含有较多的脂肪、蛋白质、辛香挥发物-硫化丙烯。
2008年12月0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呼兰韭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药用价值
呼兰韭菜不仅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效果,韭菜中的硫化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
历史渊源
呼兰生产韭菜已有50多年历史。
1996-2000年,呼兰区棚室化蔬菜又相继兴起,药材等特色农业又大量涌现。
2012年,呼兰区成立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生产情况
截至2008年底,呼兰韭菜地域保护范围面积45460公顷,生产面积1400公顷,年总产量8万吨,双井镇新兴村和振兴村是韭菜专业村,两村90%农户从事韭菜生产,每年扣大棚150多万平方米,仅此一项人均收入1500元。
产品荣誉
2008年12月0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呼兰韭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