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特产-石棉黄果柑
石棉黄果柑,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石棉黄果柑为天然桔橙杂交种,因其果实外表色泽橙黄,形态及生理特征与桔相似,1956年四川果树调查组将其命名“黄果柑”。石棉黄果柑肉质脆嫩化渣、无核、多汁、酸甜爽口、易剥皮分瓣、成熟晚。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石棉黄果柑”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外在感官
石棉黄果柑果实有卵圆形,单果重140—180克,多平蒂,有沟纹,果面橙色或橙黄色,有光泽,油胞凸起,呈油浸状,果皮薄,易剥离,中心柱空大,果实基本无核,肉质脆嫩化渣,多汁,酸甜爽口,微具香气。
历史渊源
据《山海经》记载:“…其木多松柏、多竹…;多橘。”在西南、华南及长江流域一带山地尚有野生柑橘类的分布,尤其是在金沙江、大渡河上游河谷地带有黄果(甜橙)、碰柑、马蜂柑等大片原始生态群落景观,尤以石棉野生柑桔树较多。根据民间流传,石棉黄果柑起源于湖广填四川,已有200多年历史。
石棉县原是蛮荒之地,无人居住,明末清初年间,由于张献忠与清军的连年战争和瘟疫,使四川百姓遭殃,伤亡十分惨重,人口失之七八,良田荒芜,生产凋敝,民众生活极度困难。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湖南、湖北和广东、贵州等地大量移民涌入四川。后期,由于内地难以安置过多移民,少数移民就翻山越岭到石棉县的原河道七场的农场,包括礼约、尤家湾一带居住下来。他们将携带的柑橘种子种到了开荒的地里,由于长期实生繁殖就产生了桔橙天然杂交种黄果柑,县内还存活着150年树龄以上的黄果柑树,生长结果良好。
黄果柑果实最初种植时在冬季11—12月采摘,果品长椭圆形,多数皮青,俗称青果,其味酸、涩,带苦味,中心有硬结,农民就将果子留在树上,来年春季摘食,发现原有的酸味减轻,苦味、涩味完全消失,原来黄果柑与其他柑桔相比成熟期晚,到2—4月水果淡季黄果柑才基本成熟,此时摘下黄果柑不仅香甜可口、细嫩化渣,还能卖好价钱,农民就采摘枝条嫁接,黄果柑种植逐步发展壮大。
石棉黄果柑为天然桔橙杂交种,因其果实外表色泽橙黄,形态及生理特征与桔相似而不同于橙,1956年四川果树调查组将其命名“黄果柑”,以与甜橙区别。
1987年,石棉黄果柑开始大力推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初步建成了具有浓厚区域特色的优势水果产业,成为石棉县农民增收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产业。
2008年,石棉县确定了将石棉黄果柑打造成农业种植业上首个产值破亿元产业的奋斗目标,3—5年内全县黄果柑发展规模达到3万亩,总产值达到1—1.6个亿,实现农村人均收入增加1200—1900元。
生产情况
2010年,石棉黄果柑保护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6万吨。
产品荣誉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石棉黄果柑”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1年12月22日,入选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