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特产-阿城大蒜
阿城大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阿城区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属于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3.3℃。一月份平均气温-18.8℃,七月份平均气温23℃,日平均温度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2800℃,适合种植大蒜。阿城大蒜为紫皮蒜和白皮蒜两种。紫皮蒜鳞茎外皮紫色,大瓣种,瓣少而个体肥大,蒜头有5-7个蒜瓣,单头重25克左右。
2008年8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阿城大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品质特性
阿城大蒜为紫皮蒜和白皮蒜两种。紫皮蒜鳞茎外皮紫色,大瓣种,瓣少而个体肥大,蒜头有5-7个蒜瓣,单头重25克左右。蒜瓣围绕蒜苔座生在茎盘上,外包3-4层蒜皮,茎盘下面连带干枯须根,包裹整个蒜头的蒜皮为紫色,是由叶鞘基部膨大形成的;白皮蒜鳞茎外皮白色,小瓣种,蒜瓣2-7室,每头6-22瓣。
药用价值
阿城大蒜有紫皮和白皮两种,以紫蒜著称。紫皮蒜蒜汁稠粘,蒜味辛辣,品质好,宜久存。紫皮蒜所产蒜苔也是蔬菜中的佳品。阿城大蒜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热量很高。大蒜中含有抗坏血酸、尼克酸、硫胺素等营养物质及人体所需要的钠、磷、钙、铁等矿质元素,阿城大蒜含的大蒜素具有抗癌、抗菌和解毒杀菌、健脾开胃、消食去积和预防疾病的作用。阿城大蒜对预防心脏病及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亦有良好效果。
历史渊源编辑 播报
阿城大蒜种植历史较长,发展也较快,早在900年前金代在阿城建都始即开始种植大蒜。
民国三年(1914年),阿城大蒜种植面积1300亩,伪满康德三年(1936年)为1410亩。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济体制改革后。
1985年,阿城大蒜种植面积达7800亩,比1983年增长7.5%;比民国和伪满时期增长4.7倍。为提高大蒜产量和质量,国家和阿城区政府不断投入资金扶持阿城大蒜主产区,帮助农民打机电井100余眼。
1998年,阿城又为白城村安装了喷灌设备,使产蒜区的耕地100%变为水浇地,再加上农民不断增施粪肥,改进栽培技术,改原来的65厘米宽的大垄为33厘米宽的小垄,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保苗数。
生产情况编辑 播报
2006年,阿城大蒜栽培面积1000公顷,年产蒜苔2250吨,产蒜头7500吨,远销到日本、韩国等地。
截至2008年底,阿城大蒜地域保护范围面积为10607公顷,生产面积为1000公顷,年总产量7250吨。
产品荣誉编辑 播报
1995年,阿城大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1998年,阿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北方大蒜之乡”。
2003年,阿城大蒜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
2005年,阿城大蒜取得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转换认证证书。
2007年,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源绿色农畜产品协会按照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申报要求。
2008年8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阿城大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