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区特产-蒲坑茶
蒲坑茶是清远市石潭蒲坑特产茶,石潭镇出产的蒲坑茶早已被誉为清远特产。蒲坑茶,“清香、味浓、甘香、纯净、耐冲、可口”。 蒲坑茶有清热化啖,解无名毒;对治疗胃病、喉咙肿痛、感冒发烧、饮酒过量及能具消解脂肪、提神等均有一定的功效。
蒲坑茶最初品质:条色青黄,色泽油润,条形松卷,似水仙,水色青黄,味特具清滑,香气不高,叶底色泽青绿不匀
蒲坑茶是清远市石潭蒲坑特产茶,石潭镇出产的蒲坑茶早已被誉为清远特产。
蒲坑茶的制作大多与民间制法相同。先是将采得的青茶用大铁锅炒,期间不停翻炒,控制在适度假均匀不炒焦为佳,但蒲坑茶经常有种焦香味,不知是炒茶时的疏忽还是刻意的效果,使得冲泡出来的蒲坑茶中蕴藏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茶味。生茶炒后就进入揉捏杀青,然后碳火焙烘。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复茶了,将焙好的茶用长条布袋装上反复推搓,使得制出来的茶叶条结实,茶味均匀,条形美观以卖个好价钱。当年的蒲坑新茶是很清香的,茶色如绿茶般清淡,但真正的蒲坑茶是要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发酵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蒲坑茶。两三年里,新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份后自行发酵,这时的茶叶就有股刺鼻难闻的霉味,好像缺乏经验的藏茶者存放坏了的茶叶(蒲坑茶与普洱茶不同,他没经过渥堆发酵)。两三年后,茶里的霉味和烟火味自行消失。以后,年份愈久的茶愈陈香。冲泡出来的蒲坑茶纯香无比,色泽如琥珀般透亮,尤如一杯诱人的轩尼诗洋酒。
历史溯源
清远茶,起源于清代的茶名,为广东清远所产茶的合称。清代中叶,清远县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山民靠山吃山,种茶种竹,过着自给自足的俭朴生活。清光绪《清远县志》记载,清远茶以笔架山为最,黄腾峡次之,文峒、坝仔又次之。以笔架茶为代表的清远茶,茶味清香,凉沁心脾,具有解暑消滞的功效,年份久远的可用于治病。
清代末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开辟五口通商,广州茶商纷纷到清远、广宁、四会等县倡导种茶和扩大茶园。两广农工商总局也曾派员到清远调查茶叶的产销情况,并推广植茶、采茶、制茶、焙茶的方法。清远茶因此得到了发展,茶区扩大到了捕属、回岐、潖江、滨江等地,但民国《清远县志》记载,此时的清远茶仍以笔架山所产为著名。
民国初年,各省军阀混战,茶农不能安于其乡,清远茶叶外销受阻,茶叶的产销一度萎缩。到民国19年(1930年),中山大学农学院设立了茶庶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对广东全省茶叶进行品种和制茶技术改良。清远茶叶生产随之得到了恢复,其产量之盛,可见于民国《广东通志(稿)》的记载,民国23年(1934年),据税局计算,清远茶仅滨江一带产量就接近40万斤。
民国29年(1940年),为适应海外市场需求,广东省政府投入了5900银元试制上等清远茶。同年,茶树栽培专家罗溥鍒、庞孔文调查了清远县的茶叶现状,并在《广东农业通讯》发表报告。罗庞二人采访了滨江当地老茶农,得知从前的茶山很少,山民多数种植蓼蓝制作蓝靛。后来,舶来品洋靛颜料输入,染布房开始大量改用价廉物美的洋靛,从此蓝靛的制作和使用一落千丈。山民认为种植蓼蓝无利可图,同时发现了滨江一带高山的土壤特别适合茶树生长,茶叶品质佳,能卖出好价钱,于是改为种植和笔架茶一样的小叶种茶树,其制茶手法也是仿效着笔架茶。从此,滨江山民开始了有规模的种茶制茶。自北往南,起于阳山边界的坑尾处,以迄蒲坑、上下坑一带的高山坡地遍布茶园,仅是蒲坑茶园就有600亩,茶叶产量达3万斤。
民国33年(1944年),《中农月刊》刊登了中山大学农学院郑以明对广东省各县茶叶产销概况的调查。郑以明亲自品尝,分辨出清远笔架茶、浸潭茶、后山茶、夺元茶和蒲坑茶的各自特点,其中提到“蒲坑茶,条色青黄,色泽油润,条形松卷,似水仙,水色青黄,味特具清滑,香气不高,叶底色泽青绿不匀。”因蒲坑茶具备了清远茶的优良品质,也逐渐地被好茶者所知晓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