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特产-连州溪黄草
连州溪黄草,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连州溪黄草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中药材产品,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等功效,对防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等病症有奇特疗效。2007年9月,连州溪黄草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在连州民间,溪黄草已有1000多年的使用历史。据《佛家经典》记载,梁代道家廖冲,曾在天下第49福地连州市保安镇福山炼丹修道,后得道入仙。相传,南北朝某年,连州怪疫肆虐,廖冲用福山附近溪边的茎方型苦草给百姓煎汤饮用,喝过这种苦草煎熬汤水的人,面黄肿胀症状很快消失,身体也慢慢地恢复。这种苦草就是溪黄草。
2007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连州溪黄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品质特性
溪黄草植株地上部分干燥品,具特有的清香气味,滋味苦。形态包括整株、切段和碎末。
历史渊源
“溪黄草”是民间草药,各地俗名很多,主要有风血草、手擦黄、黄汁草、香茶菜等。
“溪黄草”古籍中未见记载,但作为清肝利胆药,在连州地区民间已有一千多年的使用历史,连州居民迄今还保持着夏天将溪黄草煲水作“凉茶”饮用的习惯。因它喜生山谷溪旁潮湿处,新鲜叶片揉碎有深棕黄色液汁而得名。
连州溪黄草茶在明清时期就因其风味独特而远销南洋各地,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盛誉。连州自清末开始就已经掌握了连州溪黄草的栽培种植技术。
近代出版的《常用中草药手册》、《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等均收载了本品,并配上植物图。由于溪黄草功效比较独特,且对乙型肝炎、黄胆性肝炎、热毒、目赤、尿黄、尿痛、咽喉肿痛、心烦肋痛、口苦、口臭等多种症状有疗效,渐渐成为当地居民居家必备的保健品。
20世纪70年代实行合作医疗站,连县医疗站内建有采药队,育药场,加工厂,在村民中普及中草药知识。
1986年,连县政府筹建了连县中药厂,把连州溪黄草列入研究开发计划。
1988年8月,连县成功研制连州溪黄草代用茶并开始推广。
1989年3月,连县政府批准了《关于建立连县中草药基地的报告》,成立了县中草药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为连州溪黄草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1992年,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与连县中药厂实行联营,连州溪黄草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新的转折点,此时的连州溪黄草早已因其药用疗效显著而声名远扬。
1999年,药厂改制,部分技术骨干抓住机遇开始自己创业,并取得成功,连州溪黄草深加工企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逐渐转入现代化加工生产。
200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专家对连州溪黄草进行了研究检测,发现对抑制乙肝病毒的有效成分含量非常高,连州溪黄草的药用价值非常明显,进一步推动了连州溪黄草规模化、基地化的发展步伐。
生产情况
截至2006年,连州市连州溪黄草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量3万吨,产值5000万元。同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与连州市政府合作发展,以连州溪黄草为重点的中医药种植技术项目。
产品荣誉
2006年,“豪爽牌”连州溪黄草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2007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连州溪黄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连州溪黄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连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