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区特产-凤翔臊子面
凤翔臊子面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特产。凤翔的臊子面与岐山臊子面一样有着的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风味,使食客欲罢不能。
凤翔臊子面是陕西西部的特色食品,据说是由周文王发明的。传说,文王在西岐带兵打仗,为了给将士们御寒,就做了一大锅热汤,有红、黑、绿、黄、白五种颜色。将士们每人捞上一碗面条,再浇上这五色热汤,吃得热乎乎的,浑身是汗。
臊子汤里的五种颜色,红色的是臊子肉、红萝卜、红辣椒;黑色的是黑木耳;绿色的是香菜、大葱、蒜苗、韭菜和其他蔬菜;黄色的是鸡蛋、黄花菜;白色的是豆腐、土豆。
臊子肉用的肉,是带皮五花猪肉或者牛羊肉,要切成小丁。凤翔人把做臊子叫“揽”臊子——把肉丁在铁锅里煸炒一下,不加水,加上八角、花椒、辣椒、生姜等作料,用文火炖一个多小时,快出锅时,再加上盐、酱油、醋,这时一锅红艳艳的臊子香气四溢,在院子里都能闻到香味。这是“干揽臊子”,冬天里放上个把月都不会坏。过去在凤翔,殷实的家庭长年都有臊子罐罐(把臊子肉盛入一个陶瓷罐里存储)。
做菜时,要先做“漂花菜”:把鸡蛋摊成薄饼,切成十毫米大的菱形小片;葱、蒜苗用针划成丝(也可用刀划),再切细;香菜切成十毫米长,豆腐切成小方丁。这是汤的“漂花”,还有底菜。底菜冬天用红萝卜、土豆;夏天用刀豆角、蒜苔、葫芦瓜、豇豆角、苤蓝等应时蔬菜,切成小丁,炒好备用。此外,木耳泡好洗净,黄花菜洗好切成20毫米长的段备用。
做臊子汤叫“搭汤”。过去用的土灶是前后两个锅,前锅烧水下面条,后锅搭汤。一大锅开水,依次放入臊子肉、木耳、黄花菜、生姜、花椒面烧开,再放入底菜和酱油、醋、红油辣子、麻油,最后再下漂花菜,这一锅五色的臊子汤就做好了。尝一口,香、辣、麻、酸,味道好极了。
前锅下面条——这个锅更大,水要多——将一把细长的面条扔进滚开的沸水中,“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一窝丝”,每碗只捞半碗面条,浇上臊子汤,彩色的臊子、底菜和漂花菜浮在白色的面条上,汤的上面又浮着一层红油,简直就是一碗碗艺术品,使人欲吃不忍。
吃岐山臊子面,“光吃面不喝汤”,一个人一顿要吃十几二十碗,招待员忙都忙不过来;吃凤翔臊子面,“既吃面也喝汤”,饭量再大的人,只要有个四五碗就可以了。岐山臊子面,是用碱水和面;凤翔臊子面,用好麦子磨出的新面粉,已经够筋道了,所以不用碱水。岐山把切面叫“铡面”;凤翔把切面叫“犁面”,方法虽然不同,但切出的都是细长筋道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