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岐鸽,广东省中山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石岐鸽体型长,形如芭蕉蕾,羽毛以白色为主,体型较大。平头光胫,眼睛较细,鼻长嘴尖,鼻瘤和嘴均为粉白色,胸圆,脚红色。石岐鸽宰后皮肤浅米黄色,皮下脂肪少,肌肉淡红色、有光泽且富有弹性。石岐鸽乳鸽肉质嫩、多汁、味鲜美、带有丁香味。
2020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石岐鸽”实施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外在感官特征
石岐鸽体型长,形如芭蕉蕾,羽毛以白色为主,体型较大。平头光胫,眼睛较细,鼻长嘴尖,鼻瘤和嘴均为粉白色,胸圆,脚红色。石岐鸽宰后皮肤浅米黄色,皮下脂肪少,肌肉淡红色、有光泽且富有弹性。公鸽头较圆,额稍凸出,颈较粗,鼻瘤较大,基部具有皱纹,嘴甲较阔,成年公鸽体重700—750克。母鸽头较细,额不凸出、较斜,颈较细,鼻瘤较小、较嫩,成年母鸽体重650—750克 [1] 。
内在品质特征
石岐鸽乳鸽肉质嫩、多汁、味鲜美、带有丁香味。石岐鸽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经抽验检测,蛋白质≥20克/100克、脂肪为≤2.6克,还富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B5。
历史渊源
民国四年(1915年),旅居在美国的中山华侨从美国带回来“白羽王鸽”和“贺姆鸽”,在饲养过程中与本地鸽配对杂交。
其后,又有华侨从日本带回来了“钦麻鸽”,从澳大利亚引进了“澳洲地鸽”。
经过长期培育,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终于培育出集合上述几种名鸽优点的、适合中山本地饲养的一种大型肉鸽新品种,因产自石岐及其周边地区,故被人们命名为“石岐鸽”。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中被国家认证的鸽子地方品种只有石岐鸽和塔里木鸽。
2014年11月15日,中山农业地方标准《石岐鸽》开始实施。
生产情况
2019年,石岐鸽年出栏210.44万只,年产量1000吨。
产品荣誉
2020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石岐鸽”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在保护区域内的石岐鸽养殖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需向登记证书持有人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提出申请,按照本规范要求生产,并按照《石岐鸽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石岐鸽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