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特产-高堂菜脯
高堂菜脯,广东省饶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高堂菜脯是广东潮州一带的传统风味名菜,属于粤菜系。菜脯,即萝卜干。因萝卜在潮汕俗称“菜头”,故称“菜脯”,是潮汕地区的特产之一。产于广东省饶平县高堂镇的菜脯更以其色泽黄珀鲜艳,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点而著称,深受群众喜爱。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高堂菜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高堂菜脯是一道传统名菜,主要食用方法:
1、洗净撕开,直接送饭,常于早餐食用;
2、作潮菜配料,如切片加鲜虾做汤,有龙舌凤尾汤之美称,更常用于配鱼或肉烹煮;
3、保健食用,有开胃消食,消风行气之效。
1、洗净撕开,直接送饭,常于早餐食用;
2、作潮菜配料,如切片加鲜虾做汤,有龙舌凤尾汤之美称,更常用于配鱼或肉烹煮;
3、保健食用,有开胃消食,消风行气之效。
外在感官
鲜萝卜:皮白滑,味鲜,有香气和酯香,质地清脆,条形长短整齐,粗细圴匀,无杂质。
盐渍品:呈淡黄色,鲜艳有光泽,有萝卜的香气和酯香,质地清脆,条形长短整齐,粗细圴匀,咸淡适口,无异味。
干品:呈淡黄色,长20—30厘米,宽4—6厘米,色泽黄珀鲜艳,具光泽,原香浓郁,酥脆可口,味道香甜,咸淡适中。饶平县特产
内在品质
高堂菜脯(萝卜)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明显的调整胃肠功能、消除油腻、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作用。
历史渊源饶平县特产
古往今来,高堂人有种植萝卜并腌制成菜脯的传统习惯。菜脯既是高堂特产,也是潮汕名产。历史上高堂菜脯(萝卜干)便闻名海内外,“金鸡牌”高堂菜脯曾由潮汕华侨用木桶内垫竹叶盛装销往东南亚一带,东南亚潮人流传一句话,叫“一个菜脯一条参”。“食着菜脯想着家”也成为游子对唐山亲人的怀念和寄托,华侨每次回乡,都不忘带上高堂菜脯过洋。饶平县特产 -
高堂菜脯是广东潮州一带的汉族风味名菜,属于粤菜系,菜脯,即萝卜干。因萝卜在潮汕俗称“菜头”,故称“菜脯”,是潮汕地区的特产之一。高堂镇出产的菜脯色香味俱佳,品质上乘,早在清代就已远近闻名。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堂农产品加工在潮汕地区亨有盛誉,十四世祖其章公创办的“老裕盛”商号红糖、菜脯乘樟林“红头船”开辟国内东线沿海市场苏州及上海一带,因而当时盛传了一句“高堂菜脯赢过上海猪舌”的说法。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十五世祖开卫公发扬“老裕盛”字号,打出了“金鸡牌”菜脯用木桶内垫竹叶盛装运往暹罗(泰国),据说每批次船运可达150吨,“食着菜脯想着家”成为游子对唐山亲人的思念与寄托。这是“裕盛”高堂菜脯走出国门的佐证。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六世纪斯钻公继续维护着“裕盛”商号的产业。后来,由于远洋货船遭遇海盗或遇风沉船,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产业逐步下滑。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二十世祖亚浩公重新启用先辈产业,购置良田,种植萝卜、甘蔗、花生,设置了糖房、油车、菜脯仓,把“裕盛”字号菜脯销往闽南、粤东一带。
1953年,二十一世祖亚靖公在政府的引导下把“裕盛”字号菜脯由县供销社统购统销往省内外,在河梅赣南一带流传着“裕盛”高堂菜脯最出名。
1988年,改革开放以后,裕盛后代二十三世祖吴泽雄继续维护着“裕盛”商号的产业,并于1998年在党及政府农业产业化政策路子的引导下,创办了高堂菜脯企业,承接先辈的“裕盛”秘方,结合现代科学包装技术,把品牌做强做大,旗下拥有“高堂”、“高堂大嫂”、“高堂菜脯”,“新众园”等子品牌。
生产情况饶平县特产
2011年,高堂菜脯种植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2.25万吨。饶平县特产
产品荣誉饶平县特产
高堂菜脯产品先后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合格评定质量达标放心食品”等称号。饶平县特产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高堂菜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在高堂菜脯地理标志登记的地域范围内,符合使用高堂菜脯地理标志的菜脯生产单位和个人,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高堂菜脯地理标志,须向饶平县高堂菜脯加工企业协会提出申请,并按照《高堂菜脯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高堂菜脯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并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等级、商标、贮存指南、单位名称、单位地址、产品标准编号、生产日期(批号)、数量、毛重(千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