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特产-胜芳河蟹
胜芳蟹,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胜芳蟹个大壳薄,附肢有力,体质健壮,贝壳墨绿色,腹面奶白色。清蒸后黄满膏肥,肉质细嫩,清香味甜。经检测,胜芳蟹每百克可食部分中,蛋白质含13.0克;脂肪含量7.32克;能量496千焦耳;Va含量544微克;钙含量468毫克;磷0.14克;核黄素0.39毫克,尼克酸1.6毫克,胜芳蟹中还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7.46克。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胜芳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 。
品质特性
胜芳蟹个大壳薄,附肢有力,体质健壮,贝壳墨绿色,腹面奶白色。清蒸后黄满膏肥,肉质细嫩,清香味甜。
胜芳蟹是中华绒螯蟹的一种,因出产地域而得名,以“金瓜玉脐”闻名于世,历史上与阳澄湖大闸蟹、大泽花津蟹齐名。胜芳蟹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部附步足5对,左右对称,身躯扁平宽阔、成圆方型。成蟹背壳墨绿色,腹面奶白色。胜芳蟹背腹部由胸、腹两块硬甲包裹,背甲中央隆起,表面起伏不平,形成6个与内脏相对应的区域:即胃区、心区、左右肝区和左右鳃区等,额及肝区凹降。胃区前面有3对疣状突起,呈品字形排列。背甲上有6条突起为脊,其前缘有4个U形恶齿,左右前侧缘各有4个棘齿。头胸甲前端折于头胸部之下,前端两侧眼眶中生有1对具柄的复眼,复眼内侧有2对触角。胸部有3对辅助口器的颚足。头胸甲腹面中央有一凹陷的腹甲沟,两侧由对称的7节胸板组成,前3节愈合,雌性生殖孔开在胸板第5节,雄性开在第7节。胜芳蟹的腹部已特变成扁平状,共有7节组成,折贴于头胸部之下,雄性呈三角形,俗称“尖脐”,雌蟹呈半圆形,俗称“团脐”;幼蟹阶段的脐呈三角形雌雄不易辨认。腹部四周密生绒毛,其内侧着生腹肢,雌雄各异:雌蟹腹肢4对,位于第2—5腹节上,呈双肢型,内肢刚毛细长,供黏附卵粒用;雄蟹腹肢2对,单肢形,已演变成交接器,着生在第1—2腹节上。5对步足中,第1对称螯足,掌节密生绒毛,雄性较雌性强大,为取食和防御的工具;后4对步足用于步行,其前后缘都长有刚毛,助于游泳。胜芳蟹背壳墨绿色,腹面奶白色,金瓜玉脐。
历史渊源
胜芳蟹在明清时期就已成为御用贡品。
清乾隆皇帝所作《过中亭纪事》云:“中亭入玉带,玉带即清河,中亭泻浑涨,河窄难容多,荡漾沙远留,至此为澄波。”历史上的霸州港汊交错,淀泊相连,水产品丰富,以胜芳蟹为代表 [3] 。
民国十一年(1922年)《文安县志》卷之一《方舆志》载:大清河上承西淀(白洋淀)之水,注之东淀……东流归淀,又挑中亭河绕出胜芳之北,用泄大清上游,减其汹涌之力。故清河无北岸,中亭无南堤,南北七八里,遥遥相望。”
建国初期,胜芳河蟹年产100多万千克。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兴修水利,海河断流,霸州东淀的自然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海河流域自然蟹种多年来基本绝迹。
1972年,原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曾点名要吃胜芳蟹。
1990年,亚组委也派人专赴霸州要求供货。
生产情况
2008年,霸州市胜芳蟹产量5000多吨。
2014年,霸州市胜共养殖“胜芳”蟹4万多斤,出栏3万多斤,带动养殖户户均收入20多万元。
2015年,“胜芳”蟹的标准坑塘养殖面积达170亩,河道养殖面积达3800亩。
产品荣誉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胜芳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 。
专用标志使用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胜芳蟹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历史文化
相传,乾隆皇帝有次微服私访,恰巧走到正阳楼,便进楼吃蟹。酷爱吃蟹的乾隆帝吃罢两只后意犹未尽,仍想再来几只,但堂倌却无奈地说,由于市上到货较少,早已全部卖光。乾隆帝听罢内心甚是遗憾,回宫后就即刻通知内务府,日后只要螃蟹上市,必定让正阳楼先行挑选,随后方可开秤销售。这个传统自乾隆帝时期起一直延续至“七七事变”前夕,每逢街市上螃蟹卸车,必定先由正阳楼挑选。
对于胜芳蟹的美味,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无不啧啧称赞。每当入秋品蟹时,皇帝感念在云贵官员们的赫赫劳绩,便下令将珍贵的胜芳蟹用坛子装好,赐予远在千里之外的云贵官员。但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加之从京师至云贵路途遥远,每每等到胜芳蟹运到时均已腐败变质,尽管如此,地方官员们仍然感念皇帝赏赐,特为千里运来的胜芳螃蟹立了蟹冢,甚至还在墓碑上题上了碑铭。可见在明清时期,胜芳螃蟹早已不是单纯的珍馐美味,更是京师皇帝赏赐的不二之选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