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龙德庆县特产-西藏藏红花
西藏藏红花,西藏自治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西藏藏红花,花朵雌蕊柱头具有药理活性,是名贵药材,同时被用作上等香料、染料和食物调料。 每年10月下旬,藏红花的球茎开花,花期15—20天。藏红花的珍贵源于全株花卉可用的只有那3根雌蕊,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仅在花蕊的上端1/3处,藏红花是花蕊柱头经烘干后的成品。这3根小柱头只能由手工轻轻摘取,每根柱头只有2公分长,每采集90—100朵鲜花仅能得到1克柱头,因此西藏藏红花有“红色金子”之誉。
2018年3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西藏藏红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历史渊源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原产西班牙,在希腊、法国、前苏联中亚一带、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中也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最初仅作为染料来栽培,后来才认识到它是一种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珍贵药材。
明朝藏红花传入中国内地,在《本草纲目》中已将它列入药物之类。藏红花从地中海沿岸经印度传入中国西藏以后,又从西藏转运至内地,因此称之为藏红花。中国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有引种栽培。
藏红花与西藏有很深的渊源。明朝时期成书的《本草纲目》载“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西番即西藏等地。据《西藏地方志》记载,由于音译的原因把吐蕃时期的“藏红花”叫番红花。藏红花因其在补血、 补气、舒筋活血等方面有重要功效,是古代西藏进贡给中央政府重要的土特产品。
藏红花在藏药、藏香、建筑、唐卡艺术、藏传佛教等方面都有应用,已与西藏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早在12世纪,玉妥·云登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中收载的1002种药物和400个方剂中就有藏红花,如载于该书成方于8世纪的著名藏药“仁青芒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藏红花。加入藏红花的藏香,在宗教祭祀中是 重要的供品。除了药用外,藏红花也作为重要的植物染料或香料应用到唐卡和佛像制作工艺以及布达拉宫、大昭寺等重要古建筑的墙壁粉刷工艺中。在藏传佛教中, 藏红花代表具足寿康无病以及具足六根妙触的缘起,用于装藏的佛像、宝瓶、宝塔等以及灌顶的甘露水中,佛门弟子也以藏红花的颜色为法衣的正式颜色。
发展到现代,藏红花在西藏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不仅用作食材来制作月饼、炖汤、蒸鸡蛋、煲粥等,也用于藏红花茶、藏红花面膜、藏红花含片等养身保健产品的制作。
生产情况
2015年,西藏藏红花年产值已达1亿元(干花丝加种球),藏红花产业已成为西藏重点的经济产业之一。
产品荣誉
2018年3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西藏藏红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西藏藏红花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西藏藏红花的检测机构由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