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密山市特产-兴凯湖大白鱼

   日期:2023-06-08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173    评论:0    
核心提示:密山市特产-兴凯湖大白鱼兴凯湖大白鱼,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兴凯湖大白鱼为鲤科淡水经济鱼类,学名
QQ浏览器截图20230608103618
密山市特产-兴凯湖大白鱼
兴凯湖大白鱼,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兴凯湖大白鱼为鲤科淡水经济鱼类,学名翘嘴红鲌,色白如玉,俗称大白鱼。成群栖息于淡水上层,体形长、侧扁,口大、斜或上翘,腹面全部或后部具肉棱,背鳍具硬刺,臂鳍延长。常与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兴凯湖大白鱼肉嫩味香,并有补肾益脑、开窍利尿药用价值。
2010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兴凯湖大白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生物学特征
兴凯湖大白鱼,即兴凯湖鲌、翘嘴鲌。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俗称还有翘壳、翘嘴白鱼。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以小鱼为食,是一种凶猛性鱼类。雌鱼3龄达性成熟,雄鱼2龄即达成熟,亲鱼于6至8月在水流缓慢的河湾或湖泊浅水区集群繁殖。产卵后大多进入湖泊摄食或在江湾缓流区肥育。幼鱼喜栖息于湖泊近岸水域和江河水流较缓的沿岸,以及支流、河道与港湾里。
品质特性
兴凯湖大白鱼被誉为中国北方四大淡水名鱼之首,常与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兴凯湖大白鱼肉嫩味香,并有补肾益脑、开窍利尿药用价值,在许多鱼类志中均有兴凯湖大白鱼这一品种的记载。兴凯湖大白鱼生活在兴凯湖独特的水域环境中,使其在生理性状上形成一个独特的种群。
兴凯湖大白鱼体色银白,体长侧扁,翘嘴,大眼,背部和两侧浅棕色或青灰色,肉质洁白细嫩,味美而不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特别在清蒸后品尝有一种蟹香味。
历史渊源
大兴凯湖由65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造成地壳陷落而形成。小兴凯湖在大湖20万年以后变迁过程中湖水退缩形成。兴凯湖原为中国内湖,清咸丰十年(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
史书记载,兴凯湖在唐代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又因湖形如“月琴”,故辽金代有“北琴海”之称,清代改为兴凯湖。又称兴开湖,是当地赫哲语肯卡的偕音,意为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兴凯”是满语,“兴凯”的意思为“水耗子”,说明当时兴凯湖中水鼠很多。兴凯湖北面有小兴凯湖,又名达巴库湖,满语意为“水从高处往低处流”。
清初,兴凯湖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曾被“禁封”200多年。清末解禁后,陆续有垦荒者来到这里。
20世纪50年代,王震将军率领十万官兵在此开发北大荒。因为地处边境,人烟稀少,加之保护力度的不断提高,兴凯湖保持了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兴凯湖水域辽阔,湿地广袤,是三江平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兴凯湖大白鱼历来为兴凯湖水域的捕捞鱼类,但由于数十年来过度捕捞,自然产量下降,已难于满足消费者需求。
1986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在兴凯湖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4年,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
20世纪90年代,密山市开展了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育攻关试验。
2003年,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育试验获得成功,2005年获得了人工驯化养殖试验并进行了推广养殖,并在2006年实现了人类首次向兴凯湖放流10万尾兴凯湖大白鱼苗的历史突破。
2008年,密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大兴凯湖大白鱼综合开发,加速兴凯湖大白鱼产业化进程。
生产情况
2010年,兴凯湖大白鱼保护面积12.27万公顷,年产量780吨。
产品荣誉
2010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兴凯湖大白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