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东县特产-黑龙江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学名:oncorhynchus keta)是鲑科、太平洋鲑属的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体侧扁,背腹外廓相对称,纺锤形。头长与体高略相等,口端位,口裂大,上颌骨后延至眼的后缘,斜向下方,似鸟喙状。上、下颌和犁骨皆有齿。眼在体轴线的下方,较大。背鳍居于体中央稍后。体色逐渐变暗,并在体侧出现10-12条紫红色纵斑纹的婚姻色。当到达产卵地时,整个体色变得黯淡。体长可达100厘米。
大马哈鱼属于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幼鱼在海洋里生活3-5年,通常4龄达到性成熟,成熟后回江河产卵。广泛分布于白令海、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及沿岸河流中。
致危因素
造成大马哈鱼种群危机的主要因素如下:
水质污染,生态环境遭破坏。随着工业发展,大量化工厂、冶炼厂、制造厂的出现造成了大量污水的排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极大影响了大马哈鱼的洄游、产卵和索饵。
溯河产卵洄游通道受阻。因农业灌溉需要,修建了一些拦河坝,为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但也给洄游的大马哈鱼设置了障碍。
河道破坏严重。采金业迅猛发展,许多淘金船在河道内挖沙挖矿,改变了河道的原有地貌,导致河水水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
产卵场遭破坏而消失。大马哈鱼对产卵场的要求很高,由于水库的建成和蓄水,一些产卵场被淹没后消失。
私捕滥获难以杜绝,渔政管理存在不足。渔政管理执法人员人手不足,船只等执法装备配备不到位,以至于难以有效遏制私捕滥获的违法行为。俄罗斯在下游过度捕捞,也是中国大马哈鱼资源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保护措施
主要保护措施包括:
建立人工孵化放流站,坚持开展大马哈鱼增殖放流:中国早在1956年就曾在乌苏里江的饶河设立人工孵化放流站,进行大马哈鱼增殖放流工作。80年代后期又在黑龙江抚远、东宁县绥芬河流域、吉林珲春先后建立放流站。三十多年来,抚远和东宁两处放流站已经累计放流大马哈鱼苗5600万尾。
建立国家级大马哈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更有效地保护大马哈鱼,中国设立了珲春河大马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绥芬河东宁段滩头鱼大马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5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在严格监管非法捕捞行为的同时,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延长禁渔期,不断降低捕捞强度,捕捞船的数量也在持续降低,大马哈鱼主产区抚远市的捕捞船数量由2010年的500艘逐年减少到287艘。
开展栖息地调查工作: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栖息地调查、栖息地现状评估及增殖放流等工作,同时也在进行大马哈鱼产卵场修复研究。
不断完善资源养护制度,为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中国黑龙江省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野生鱼类资源保护的意见》《黑龙江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办法》《黑龙江省边境水域渔业捕捞生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细化了保护措施,对大马哈鱼严格执行最低采捕标准,严格控制捕捞强度。
生态价值
大马哈鱼是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物种,栖息地连系湿地、山溪、江河湖泊与海洋,洄游通道距离长达数千公里,与超过一百多个物种构成水陆空生态链、食物链。因此可以说大马哈鱼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多个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是高纬度地区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伞护种、指示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