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特产-运城池盐
运城盐池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面积132平方公里。运城盐池南依中条山,北滨峨嵋岭,东靠安邑,西距解州,东西长,南北狭,周长约60公里,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形状宛如一个天然沐盆。前代诗人称它是“平浦横拖一匹练”。
运城盐池,亦称盐湖、银湖。位于运城市南,中条山下,浇水河畔。总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是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几个部分组成。盐池所出产的盐,是水卤经日光曝晒而成,颜色洁白,质味纯正,杂质少,并含有多种钠钙物质。运城盐池是全国有名的产盐地之一。
运城盐池,运城盐池,古称盐泽、盬,亦称解池、河东盐池等。位于山西省的南部,运城地区运城市。盐池北靠运城市的七里岗、四十里岗,南依中条山,东至安邑,西至解州。东西长20~35公里,南北宽3~5公里,周围高,中间底,成低洼形,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池面海拔320米,水深0.22米,为天然内陆盐湖。
运城盐池,《水经注》载:“盐池东西70里、南北7里,深而不流,水出白盐,自然凝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今盐池长约25一30公里,南北宽约3一5公里,水面面积130平方公里,水深0.2一2米。最低处海拔320米,为山西省面积最大的湖泊。
境域变迁
古代盐池面积较广,近安邑者为东池,近解者为西池,又有六小池。东池,《水经注》谓:“他在安邑西南,许慎谓之盐监,长五十一里,广六里,周一百一十四里。”《元和郡县图志》称:盐池在安邑县南五里,“池东西四十里,南北七里,西入解县境”。《梦溪笔谈》载:“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明万历六年(1578)盐运使李廷观重刻《盐池图》记:“池广五十里、裹七里,四面计之,应得一百一十四里。因用方里为井,并九百亩之法推为亩三十一万五千。”清《山西通志》:“循其广裹,东西五十余里,南北阔七里,周总一百二十里。”历史上制盐,主要依靠东池。
东池,内有一条黑河,被称为“盐母”,它横贯东西,下接盐层,卤水充盈。接其卤,制盐,颗大粒白,是东池赖以发展的先天条件。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于发生严重水灾,“客水漫池,夹带泥沙,黑河为黄土所掩,盐气不能上蒸”,永埋于淤泥下,形成灾难性损失。
西池,《水经注》称:“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池,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琦氏故城南。”《元和郡县图志》:“女盐池,在县(解县)西北三里,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盐味少苦,不及县东大池盐。俗言此池亢旱,盐即凝结,如遇霖雨,盐则不生。”相对东池来讲,女盐池称为小池,又因含硝量大,又称硝池。虽亦产盐,但量少质差,管禁困难,多在东池遭灾不能生产时才开晒。到晚清时,西池已成为蓄水荒滩,后再没有晒盐的记载。
六小池,其分别名为永小、金井、贾瓦、夹凹、苏老、熨斗。《河东盐法备览》称六小池“地属解治,与女盐池相距数里,方长不一”,“其最大者,水面不过亩余,零星散布,产盐无几,又硝性太浓,作味苦涩。唐开元以后,总称西池,同隶女盐池。”清康熙年间曾对六小池作过勘测:永小池,122亩5分;金井池,73亩3分;贾瓦池,187亩5分;东稍地,11亩2分5厘;乔家沟地,30亩4分;苏老池,15亩。共计439亩9分5厘。在这里,没有夹凹和熨斗两池的数据,却记了东稍地、乔家沟地两处的面积。据推测,可能是由于六小池相距太近,滩水相连,界限难定,东稍、乔家沟地可能仅是其一部分,故未测其面积。六小池同女盐池一样,平时也不开晒。清光绪三年(1877)官府曾募工塞毁过一次。光绪三十三、三十四年,官府将其大小滹沱一律填平,明文禁晒。久之,同女盐池一样,成为不事产盐的咸水荒滩。
硝池,位于运城市解州镇西北1公里,又称女盐池,曾产食盐,但味咸苦。面积17.6平方公里,平时水深2.6米,洪水时深5.8米。附近有六小池,分别为苏老、贾瓦、金井、熨斗、永小、夹凹。
水文特征编辑 播报
运城盐池为一个完整封闭性的自流盆地,接受大气降水,还接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补给,每年随着地下水进人盐湖的类矿物约11.8万吨。
文字
河东盐池古称“盬”(gǔ),《说文解字》:“盬,河东盐池。”因为河东盐池太古老了,古人要专门为她取个专名。唐人孔颖达说:“盬虽盐,惟此池之盐独名盬,余盐不名盬也。”“盬”这个字是专为河东盐池所造,其他地方的盐是不能称为“盬”的。古人专门为河东盐池造字,是因为她有神奇之处——无海盐煎煮之劳、无井盐穿凿之艰,聚天地之精华、得河山之灵秀,潴而为天然之池。经过太阳暴晒、南风吹拂,自然结晶成盐。西晋籍贯河东的文学家郭璞的《盐池赋》有云,“水润下以作咸,莫斯盐之最灵”。唐代籍贯河东的文学家柳宗元在《晋问》中赞美盐池:“猗氏之盐,晋宝之大也。人之赖之与谷同,化若神造,非人力也。”
传说
钱穆先生认为,在上古时期,谁控制了河东盐池,谁就拥有了成为各部族间共同领袖的“资格证”:“解县附近有著名的解县盐池,或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为各部族间共同领袖之资格。”(《中国文化史导论·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合》)传说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战胜了蚩尤,牢牢控制了河东盐池,掌握了中原地区的食盐命脉,最终成为各部族的首领。许多中外历史学家都认为,作为内陆产盐之地的河东盐池,对河东周边地区的古文明发展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日本著名汉学家宫崎市定认为,因为盐池利益重大,控制了盐池就具有支配古代社会的能力,唐尧、虞舜、夏、商、周的兴亡也只是执掌盐池之富的势力的更替。有不少学者认为,周人的先祖发祥于河东盐池附近。比如,王国维就认为周初的莽京在河东盐池西南的永济蒲州,而钱穆则认为莽京在今天盐池附近的安邑。
也就是河东盐池所在地解洲)镇。还有如(孔子三朝记》写道:“黄帝杀之(蛋尤)于中冀,蚩尤股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这里不但把黄帝杀蛋尤的“涿鹿”同解(州)镇的盐池联在一起,而且还说明解(州)镇之所以称“解”,其来源就是因为黄帝曾经“尸解”了蚩尤,使得蚩尤“股体身首异处”,才以“解”作为其地的称谓。南宋罗密的《路史·蚩尤传》也是这样的说法,说是黄帝与蚩尤转战到中冀,才活捉了蚩尤,并立即就地处死,尸解了蚩尤,故其被称做“解”,就是“尸解”的意思。从这一系列神话色彩浓厚的古史传说,不但足以印证黄帝擒杀蚩尤的“涿鹿之野”,就在古河东地区的解洲)镇一带,以致解洲)镇名称的“解”字的来源,正与黄帝支解了蚩尤尸体有关,而且还说明,解州盐池的卤水之所以呈红色,也是由于蚩尤被尸解后,其血入池化卤所致。所以,沈括在《梦溪笔谈》里俗称盐池红色的卤水为“蚩尤血”。他说:“解州盐泽方一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早,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理俗谓之蚩尤血”。
历史
历史上,曾有不少皇帝亲临河东,经过庙村视察盐池。西汉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汉成帝在汾阴(今万荣县)祭祀后土之后,到安邑“览盐池”。扬雄《河东赋》云:“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东汉元和三年(86)秋,汉章帝至河东“观盐池”。唐代,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唐太宗“车驾观盐池”。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荐灵庆以号神,索氤氲而建庙”。唐代宗诏封盐池之神为“灵庆公”,建立池神庙进行祭祀,这是河东盐池之神纳入国祭之始。
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一月初八,康熙皇帝驾临河东,视察河东盐池。“万姓结彩,山呼夹道。初九日,驾进中禁门,御熏风楼,阅视盐池。”面对茫茫盐湖,康熙皇帝赞叹不已。
盐池的池神庙起源应该很早,但见于文献记载是在唐代。根据《新唐书》和《唐会要》的记载,池神庙兴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大历十二年(777),户部侍郎韩滉请求给河东盐池的池神加封号为“灵庆公”,皇帝给河东盐池赐名为“宝应灵庆池”,朝廷在盐池附近的卧云冈修建了池神庙,“开殿设像,容卫毕备”。宋代崇宁年间,分祀盐池的东池、西池二神,封东池神为资宝公,封西池神为惠康公。大观二年(1108),池神的封号由公晋升为王。元至元十二年(1275),池神的祭祀场所由庙晋升为祠,名曰“宏济祠”。元大德三年(1299),封东池神为“永泽资宝王”,封西池神为“广济惠康王。”明万历十七年(1589),赐池神庙为“灵祐祠”。
池神庙,位于运城市区南门外。创建于唐大历年间,明嘉靖十四年(1535)重建。原庙规模较大,战争年代大部分建筑遭毁,现仅留中部的连三戏台和后部的并列三大殿,大殿面阔、进深五间,四周环廊,重檐歇山顶,琉璃瓦饰。按明碑所载,中大殿奉东西池神,东大殿奉条山、风洞之神,西大殿奉忠义武安王之神。庙内现存元、明、清碑十七通,记载当时重修庙宇经过,均保存完整。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