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特产-杨裕兴面条
杨裕兴面条是湖南长沙一带的地方传统名小吃,属于湘菜系。“杨裕兴”的金字招牌手工鸡蛋面做法:每袋面(22.5公斤)用鸡蛋2.5公斤、纯碱200克至250克(热增冷减)、水3公斤(冷增热减)拌和均匀,揉成大砣,竹杠压平,每压一次,遍撒菇粉,折叠复压,反复十来次,最后压成布匹状,滚筒切丝即成。 此面有口皆碑,常喻为“神仙难吃刀下面”。
长沙人众所周知的一句歇后语是:“杨裕兴的面———牌子多。”说的就是“杨裕兴”的码子多、专用术语(面牌名)也多。
什么是“码子”?长沙人管放在面、粉里面的配菜叫“码子”,有“盖码”跟“炒码”两种。所谓“盖码”就是事先做好了“码子”,面下出来后直接把做好的码子盖在上面;而“炒码”,顾名思义,就是临时用小锅炒出来的配菜,这样的“码子”新鲜而且味道好些,比“盖码”要贵。
“轻挑”、“免青”、“免椒”等就是吃面、吃粉时的专用术语。“轻挑”就是分量要少一点;“免青”就是不要放葱、蒜;“免椒”就是不要放辣椒。除此之外,还有“落锅起”、“带迅干”、“熔排”等等,将近一二十种。
这样的一大串吃面、吃粉术语,简直是爱吃面和爱吃粉的老长沙人的接头暗号,其中的韵味,新生一代人很难读得懂,它透着的是由对老物事有着共同的喜爱而生出的亲切感和共鸣,一种对逝去生活的追忆。
杨裕兴的特色
从吃的角度来看,杨裕兴的面在当时就是很有特色的:面很有嚼头,面码种类很多而且随到随做,汤很鲜,分量很足。价格多少已经记不清了,但肯定是不贵的。长沙人是好面子的,下馆子下不起,吃碗面总请得起,何况杨裕兴的猪脚、兰花干和海带汤还是不错的。一碗整整齐齐的面端上来,先喝口汤,烫而且鲜,还带着浓郁的猪油的味道,让身上的毛孔刷地一下就张开了。再将醋狠狠地淋上去,用筷子夹几夹,稀里哗啦地吃下去,那叫一个受用。
在熙熙攘攘的解放路上,杨裕兴就这样走过了几十年。
杨裕兴·老讲究
制作米粉,杨菊邨只肯收购当年收割的头机米,且必须是最负盛名的本地“小河谷”。
肉丝、牛肉、酱汁、排骨等大锅油码,必先焯水,原汤沉淀,过滤煨爆,并加冰糖、苏酒(牛肉另加桂皮)时令油码,听报下锅,专人制作。
味汤用猪筒子骨加老母鸡炖就。
煮面条讲究宽汤、清水、滚开,忌阴阳水。
金字招牌
[鸡蛋面]
由“杨裕兴”首创。每袋面(22.5公斤)用鸡蛋2.5公斤、纯碱200克至250克(热增冷减)、水3公斤(冷增热减)拌和均匀,揉成大砣,竹杠压平,每压一次,遍撒菇粉,折叠复压,反复十来次,最后压成布匹状,滚筒切丝即成。此面有口皆碑,常喻为“神仙难吃刀下面”。
[油码]
肉丝、酱汁、杂酱、牛肉、酸辣是“杨裕兴”的五个基本油码,其中尤以杂酱著称:选用新鲜里脊肉剁碎,加调味品勾芡,在面粉中淋入适量芝麻油,上桌时油泡闪烁,撩入胃口。
杨裕兴小史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杨心田在长沙三兴街租赁一个铺面开粉馆,兼营汤圆,取“富裕兴旺”之意,将店命名为“杨裕兴”,全体职工连老板在内共计二人。
“杨裕兴”因其汤粉味道鲜美,加之服务周到,顾客云集,生意兴隆,盈利颇多,于1922年购置房产,雇工七人,扩大经营项目,增设甜品。
1934年,杨心田病重,其子杨菊邨继任经理。
1937年,杨菊邨在青石桥(现解放路)创设支店,增设汤面、卤腊味、煎饺等品种,有工人40多名,日营业额高达400银元。
1938年“文夕大火”,两家店铺均毁于火中。
“文夕大火”后,重建老店,将支店改棚屋形式,并恢复营业。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三兴街老店再度为炮火摧毁,两店只好合并于青石桥,次年建成三层新楼,转营汤面,因汤面质优味鲜,“杨裕兴”盛名传于长沙。
如今,“杨裕兴”设总店于解放路,并拥有多家连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