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泾猪,上海市金山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山区处于太湖流域蝶型洼地的南部,地势低平,地面高程大部分3.6-4.5米,金山区土壤的基本特点是:高度熟化,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部分缺磷,质地偏重,地下水位偏高。适宜生猪生产养殖。枫泾猪,毛色全黑、稀毛,皮肤黑色或紫红。耳大下垂、耳基部较厚不贴脸,嘴筒略凹、额有皱纹、鼻镜少有玉鼻。体型中等、粗壮结实,成年公猪体重150千克以上,成年母猪体重125 千克以上。少数有四白脚、腰背微凹,乳房发育良好,奶头8-9对,呈盅状。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枫泾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品质特性
枫泾猪,毛色全黑、稀毛,皮肤黑色或紫红。耳大下垂、耳基部较厚不贴脸,嘴筒略凹、额有皱纹、鼻镜少有玉鼻。体型中等、粗壮结实,成年公猪体重150千克以上,成年母猪体重125千克以上。少数有四白脚、腰背微凹,乳房发育良好,奶头8-9对,呈盅状。
历史渊源
根据《嘉善概况·枫泾》记载“商业以北镇繁盛,以麸皮巨攀”,枫泾的苗猪行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盛行,辐射江浙福建一带,年成交20多万头。该地老百姓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对枫泾猪的一些优良特性进行选育,经过三百多年的培育。
枫泾丁蹄以枫泾猪的蹄髈为制作原料,创始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已有150多年历史。
1985年,嘉善县枫泾母猪有7000余头,占生猪总数1/3。
生产情况
2012年,金山区枫泾猪地理保护面积为263.66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枫泾母猪圈存数为5384头,年出栏129200头,其中保种猪场核心群母猪数为82头,后备54头,公猪12头,后备2头。
产品荣誉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枫泾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