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特产-礼泉小河御梨
礼泉小河御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礼泉县种植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明朝孝宗年间(1488-1505年)、清朝乾隆年间(1711-1799年),礼泉县响石潭的小河梨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故有“御梨”之美称。小河御梨又称小河梨、小河酥梨,具有“皮薄核小渣细糖度高”等优点,果肉白色,质细酥脆、汁多、味甜、品质上等,在该地更是有“小河梨,酥又甜,落在地上看不见”的歌谣。礼泉小河御梨果形端正,圆形或长圆形,果肩平,单果重180-200克左右;果面光滑淡黄,果肉洁白如玉;皮薄肉厚核小,质细无渣多汁,浓甜如蜜怡人。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礼泉小河御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小河御梨又称小河梨、小河酥梨,具有“皮薄核小渣细糖度高”等优点,果肉白色,质细酥脆、汁多、味甜、品质上等,在该地更是有“小河梨,酥又甜,落在地上看不见”的歌谣。礼泉小河御梨果形端正,圆形或长圆形,果肩平,单果重180-200克左右;果面光滑淡黄,果肉洁白如玉;皮薄肉厚核小,质细无渣多汁,浓甜如蜜怡人。礼泉小河御梨果实硬度≥4.5千克/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14.0%,总糖≥12.0%,总酸≤0.07%,膳食纤维≤3.1克/100千克,维生素C≥2.5毫克/100千克,钾≥130毫克/100千克,硒含量42微克/千克。 [2]
药用价值
梨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梨品甚多,俱为上品,可以治病。”并明确指出梨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醉酒。”现代中医临床经验认为“梨生食清六腑之热,熟食滋五脏之阴。”被历代中医称之为“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
历史渊源
礼泉县种植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明朝孝宗年间(1488-1505年)、清朝乾隆年间(1711-1799年),礼泉县响石潭的小河梨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故有“御梨”之美称。
据了解,小河酥梨在礼泉响石滩小河流域种植至今,经过几百年的变迁,仍然以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土壤条件,独具特色。改革开放时期,全村依靠酥梨带来的额外收入,在年收入上远远超出其他村落。 [4]
20世纪70年代末,小河梨在武功农科院(现杨凌农科院)专家的研究改良下,培育出新品种小河酥梨。
2017年7月,礼泉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学院达成了合作协议,应用现代果业作务技术,革新换代名优品种,提高御梨品质。
生产情况
2016年,礼泉县梨种植面积10万亩。
截至2017年底,礼泉小河御梨地域保护面积4600亩,年产量9100吨。
产品荣誉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礼泉小河御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1)礼泉小河御梨的生产经营者在使用农产品标志前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交申请书、生产经营者资质证明、生产经营计划和相应质量控制措施、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书面承诺以及其他必要的证明文件和材料。
(2)经审核符合标志使用的,礼泉小河御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标志使用申请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范围、数量及相关责任义务。
(3)礼泉小河御梨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生效后,标志使用人方可在农产品或者农产品包装物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活动。
(4)礼泉小河御梨地理标志使用人要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档案,如实记载地理标志使用情况,并接收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
(5)礼泉小河御梨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档案需保存五年,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不得超范围使用经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6)礼泉小河御梨生产基地及生产经营者,在销售和运输包装物应注明“礼泉小河御梨”地理标志及其图案,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等级、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并注明检查人员姓名或代号,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