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绥棱县特产-绥棱黑陶

   日期:2023-10-13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174    评论:0    
核心提示:绥棱县特产-绥棱黑陶绥棱黑陶创始于清末民初,发祥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清末民初时期,山东省莱州府人士、绥棱黑陶的创始人
QQ浏览器截图20231013082832
绥棱县特产-绥棱黑陶
绥棱黑陶创始于清末民初,发祥于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清末民初时期,山东省莱州府人士、绥棱黑陶的创始人寇化林,承继祖传瓦盆、瓦罐等土陶制作技艺,来到绥棱县上集镇,建立了绥棱第一家民间土陶作坊。绥棱黑陶采自绥棱县西部特有的细腻黄土,经手工拉坯、修形、绘画、雕刻、压磨、烧制,成品色彩为土红、灰,再经“熏烟渗碳”工序,最终呈现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声如磬的陶中“花魁”。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文库》工艺杂谈篇中记载:“黑龙江绥棱陶器以刻花黑陶最有特色,多用于陈设陶器……其中双层透雕的作品别具一格。纹样吸收了剪纸、木雕、刺绣等民间工艺的造型,再根据陶瓷工艺的特点加以融合,把透雕、刻花、压浅、戳花等方法结合一起,整体和谐,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虽无彩饰,但仍变化有致……”绥棱黑陶同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陶器等20多种陶瓷器齐名。
1964年,绥棱黑陶首次登上首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展台,并吸引了中外商家和艺术家的目光。周恩来总理曾赞誉:“鸡毛蒜皮换外汇,黄土换黄金,何乐而不为?”1979年的上海第二届中国陶瓷博览会,绥棱黑陶被评为“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之一。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时期,绥棱县手工业生产中即已出现铁木制作、制酒、制油、皮革、土陶和鞭炮制作等技艺。
1956年后,根据《绥棱县志》(1988年版)记载,绥棱境内出现了工艺美术制陶、制镜等手工业企业。
1957年,解放后公私合营,成立合作社,绥棱寇氏私人窑厂改为瓦盆厂,厂址由上集镇迁到绥棱县城。瓦盆厂主要生产大小泥盆和农村用的水罐。
1960年代初期,黑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刘家第先生,在一次民间艺术考察中,偶然发现了绥棱黑陶,对古朴的黑陶制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黑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和省外贸公司做了汇报,同时开始了绥棱黑陶的整理和挖掘工作。
1961年春,黑龙江省手工业管理局在哈尔滨市举办首届“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展览”,绥棱县瓦盆厂首次送展4个双层镂空花盆。
是年,黑龙江省手工业管理局刘家第、王建国同志到绥棱县瓦盆厂考察调研。
1961年始,刘家第先生组织多批专业设计人员到绥棱土陶厂帮助指导创作。约至1967年,主要有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毕业的张大祥和装帧专业的姜士录,原哈尔滨艺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杨世昌、栾修平、吴乃光,哈尔滨市泥塑老艺人张景春等人,深入绥棱土陶厂为设计、雕刻人员指导造型、纹样等专业知识,举办专业学习班,提供技术书籍和资料,土陶厂的设计雕刻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962年,绥棱土陶厂花盆车间老工人寇化林创制工艺陶器花盆。
是年,绥棱县工艺美术陶器厂始建,初名土陶厂花盆车间,址于县城北门外(时一砖路路西,龙江食品厂址);1977年从土陶厂分出,称工艺美术陶器厂,址于西门外路北酱菜厂西院,为地方国营企业。
1963年,我国著名泥塑艺人“泥人张”两次来绥棱土陶厂交流,用黄粘土捏了一尊毛主席坐像,还捏了几尊佛像和几件花木兰从军的人物造型。
1964年,绥棱黑陶在首届中国出口产品交易会上展出,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寇化林,并对陪同的外贸人员赞誉说:“黄土换黄金,何乐而不为”。万里副总理在做交易会总结时再次引用了周总理的话,从此绥棱黑陶声名远播。
1965年秋,刘家第先生与原哈尔滨市工艺美术公司总工艺师秦奉春,把绥棱送的双层镂雕黑陶笔洗送给郭沫若副委员长,请他鉴赏指教,郭老说“这种现代黑陶以前没见过,乡土味很浓,很古朴,拙而不俗,有点像古陶,这是民间的东西,要很好的扶植……”。郭老对绥棱黑陶给予了充分肯定。
1965年始,绥棱陶器花盆以其淡雅、俊秀的风姿博得了中外顾客的青睐,行销北京、上海和香港、伦敦等地。在广交会上,日本客商一次性订货1700件。自此,绥棱黑陶每年以1万件到10万件的产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产品不断出口香港、英国、日本、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约旦、阿根廷、新加坡、乌拉圭、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国内大中城市。
1966年,绥棱陶器厂设计出了一种双层花盆,产品编号为6602,它的设计在当时是一种首创。
1966年 月,文化大革命开始,绥棱土陶厂被迫停产,成为“四旧”被砸乱,人员全部改行,厂长夏连芳调绥棱县化肥厂任书记,寇维军调发电厂烧锅炉。在国内外工艺美术市场上有了一定影响的绥棱黑陶,一夜之间便消失殆尽。
1967年,产品编号为6602号花盆,第一次出口日本10件。
1972年,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公司恢复建制。始终关心绥棱黑陶命运的刘家第先生,向县手工业局、县长和县委书记等领导提出恢复土陶生产的意见,得到他们的支持,夏连芳和寇维军调回,绥棱县土陶厂很快恢复了生产。
1973年,绥棱土陶厂改厂名为绥棱县美陶厂。同年,中央工艺美术总公司下拨20万技措费,兴建砖瓦结构的新厂房。
1970年代,绥棱黑陶主要由第二代传人寇维军负责设计创作。1977年国家为了扶持民间传统工艺,把绥棱工艺美术陶器厂由大集体企业转制成为一家国营企业,并扩建了原厂。扩建以后的工人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最多时的四百多人,绥棱黑陶进入了鼎盛时期。
1977年10月,毛主席纪念堂落成。纪念堂筹备小组指定黑龙江绥棱黑陶做饰品,绥棱县烧制高80公分、口径60公分的双层通雕镂空大型黑陶花盆,送至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8个黑陶花盆被摆放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厅,两个黑陶花瓶被摆放在人民大会堂入口大厅,绥棱灵透黑陶“进京”。
是年,绥棱工艺美术陶器厂厂区面积2124平方米,厂房面积2500平方米,职工179人,练泥机2台;产值40万元,获利2.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0万元。
1978年至1979年,刘家第先生为黑龙江省电台和《黑龙江日报》撰写多篇文章,宣传介绍绥棱黑陶,扩大了绥棱黑陶的影响。
1979年,绥棱黑陶在上海第二届中国陶瓷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之一。
是年,随着绥棱工艺美术陶器厂20多名技术人员的“南飞”,绥棱黑陶的制作技艺传遍了辽宁、河北、山东等省。
1970年代末,黑陶品种已达三十几种,质量与品位不断提升,年产量达40万件。
1982年,《人民画报》封二对绥棱黑陶和工艺美术师寇维军进行了全版宣传报道。
1982年10月25日,绥棱工艺美术陶器厂生产的6602型双层镂空通雕花盆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黑龙江省经济委员会颁发了证书。
是年,绥棱工艺美术陶器厂采用腐植酸钠合料,成品率达96%。
1983年,绥棱的黑陶通雕花缸,荣获中国轻工业部颁布的“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奖。
1984年,绥棱工艺美术陶器厂厂区面积4164平方米,厂房面积2765平方米,职工157人,主要设备29台,兼产工艺柳编品和清凉饮料,产值2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4.8万元,获利2.1万元。
1985年,工艺美术陶器厂产值19.3万元,利润持平,纳税0.8万元,生产花盆7.87万个。
1990年代,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因企业连年亏损,艺人南下,绥棱黑陶走入低谷。
1998年6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杂志(1998年第6期),刊登刘家第先生文章《绥棱黑陶回顾》。
2001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说陶论艺》,中国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杨永善教授著。该书是我国最早最全面地介绍中国陶瓷的书籍,其中《风格独特的绥棱陶器》一节,高度评价了绥棱黑陶。
2006年,黑龙江工艺美术协会成立,尹伊君提出积极恢复绥棱黑陶的生产。绥棱县委、县政府把发展黑陶产业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摆上了重要日程,全力推进,重点扶持,绥棱黑陶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2006年9月24日,绥化学院艺术系民间美术研究室刘文华、王立秋、张凤英、崔丽娟、董国峰、王景怡等一行7人参观考察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绥化学院将绥棱黑陶、海伦剪纸确定为重点研究项目。
2006年11月,绥棱经济局收集在原绥棱工艺美术陶瓷厂老的作品,组建简易的绥棱黑陶展览馆。
2007年2月8日 ,“绥棱黑陶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0月,在俄罗斯创业的刘兴印回乡创办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007年8月10日,绥棱县政府制定《绥棱县黑陶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2007年6月7日,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延生、副会长赵权及黑陶专家杨宝源等三人来到绥棱,分别走访了绥棱的三户黑陶生产企业,对绥棱黑陶产品及绥棱黑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调研。
2007年6月15日,在第十八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黑龙江省政府门户网与新华网黑龙江频道联合采访绥棱县委副书记、县长宋树生。宋树生县长就绥棱县打造“中国黑陶之乡”基本情况做了介绍。
2007年12月19日,由黑龙江日报集团,绥化市人民政府、绥棱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绥棱黑陶眩目展》,在黑龙江日报美术馆隆重开幕。
2008年8月7日,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灵透黑陶的制备方法申请国家专利。
2008年8月,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制定黑陶企业生产标准(黑陶标准号:Q/SXHT001—2008),有效地规范了黑陶生产市场,为绥棱黑陶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8月20日,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研制出灵光黑陶,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并申报了国家专利。
在《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工艺杂谈篇中,把绥棱黑陶同景德镇瓷器、宜兴陶器、铜官陶器等23个著名瓷器并列,通雕镂空花盆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被誉为祖国陶器中的瑰宝。
说明:绥棱黑陶大事记根据《绥棱县志》(1988年版),刘家第先生回忆录,绥棱县委县政府相关资料及当事人回忆整理,未经论证,仅供参考。
2009年,绥棱灵透黑陶走进钓鱼台国宾馆。
2010年,绥棱黑陶走进上海世博会。
2010年11月18日上午,时任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在绥棱检查工作,参观考察了绥棱县现代黑陶,给予绥棱灵透黑陶“黑土国宝”的美誉。
2011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专门介绍了绥棱灵透黑陶。
创始人物
绥棱黑陶创始人寇化林,祖籍山东省莱州府,祖传瓦盆、瓦罐等土陶制作工艺。清末民初,来到绥棱,成立了第一所民间土陶作坊,一生从事土陶工艺研究,经过近40年的苦心钻研,终于成功地破译出黑陶生产制作过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技术——“熏烟渗透碳”技术。1964年,绥棱黑陶在首届中国进出品商品交易会上展出,周恩来总理对陪同的外贸人员赞誉说:“黄土能成金,何乐而不为”。
寇维军,黑陶艺术大师寇化林的儿子,绥棱黑陶的第二代传人。他先后到北京、连云港、德州等地制作黑陶、传艺,并将紫砂、瓷器的工艺与黑陶有机结合,黑陶的花纹与造型更具风骨,品质更上乘。可是,寇维军的心向往黑土地,他的艺术魂灵在绥棱的泥土里。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