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汝州市特产-汝瓷

   日期:2023-10-16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173    评论:0    
核心提示:汝州市特产-汝瓷汝瓷,河南省平顶山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QQ浏览器截图20231016100754
汝州市特产-汝瓷
汝瓷,河南省平顶山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产于汝州市而得名,形成过“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现今存世的古代汝瓷,一般认为有65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基金会(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 
2004年07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汝瓷”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05年10月1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原国家质检总局通过了对汝瓷扩大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申请的审查。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第94号公告同时废止。
产品特点
汝瓷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天蓝、豆绿、月白等釉色。
汝瓷的天青釉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质感甚佳,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说,色泽素雅自然,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
历史渊源达拉特旗特产
汝瓷是宋代“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誉。北宋后期,汝窑被皇室垄断,专为宫廷烧造瓷器,即“汝官瓷”,简称汝瓷。汝瓷,为宋代汝窑烧制的青瓷统称。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为宫廷御用瓷器。
宋人欧阳修在其《归田集》中其实已有非常清楚的指引:汝窑瓷真正最美的就是釉,不是天青色,而是粉翠,也就是翠青色。而汝瓷真正的瓷色是半瓷化作的,玻化不明显,器身不透光亮。
宋人周辉在其《清波杂志》亦指出:汝瓷以釉取胜,同代青瓷不能同比,真品釉色青中泛滥、纯净、温润,釉面隐现出一种柔和含蓄的光泽,它既不同钧瓷的乳光,也不同哥窑的脂光,而是一种类似古玉般内蕴的光泽。
明代学者高濂的《燕闲清赏笺》则讲得更为详细:汝窑实为玛瑙末入釉,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其釉色有天青、粉青,还有葱绿和天蓝等。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
汝州的瓷窑以北汝河为界,分南北两大瓷区。北汝河南区,从现汝州蟒川严和店到宝丰清凉寺、鲁山段店、梁洼。北汝河北区,现汝州的城区、大峪镇,百余座汝瓷窑比肩连绵,蔚为壮观。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北宋灭亡,朝廷南迁,部分汝窑工匠随之逃亡南方。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汝瓷技艺从此断代800多年。明清两代都有人努力仿制,但均未成功。
据考证,汝窑的烧造年限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
从五代末年到北宋早期,是汝窑的初创期。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宋真宗乾兴年间,前后历时61年,应属于汝窑的创烧阶段。这一时期的产品特点是以生产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釉色单调,装饰手法简单。
北宋中期,汝窑进入了发展期。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到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这一阶段汝窑瓷器迅速增加,同时装饰纹饰也趋于丰富。装饰多见刻花纹样,特别是碗、盘内壁一般以凸线纹分成六等分,有的还在各等分内刻以折枝花卉,或将碗外壁刻成直线纹,碗心印有团菊,线条流畅,图案清晰。釉色莹润,器表开片密布,工艺精细,独具特色,打破了早期器表素净单一的局面。
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为汝窑的繁荣期。历时41年,汝窑制瓷技术达到了工艺精湛、技艺超群、炉火纯青的境界。其表现为:产品制作精良,釉色玉润,在民间享有享有极高的声誉。其精品往往被选送为贡品,为朝廷所享用,因而才有“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之御批,随后在汝州设官窑烧制皇宫所需的御用品。由于皇家用瓷集民间顶尖技术匠师,采用优质原料,设计构思精细,加之不计成本,工艺精良,从而将汝窑的制瓷工艺推向高端。这也直接影响汝民窑在瓷器生产中的技术改进,从而有助于推动整个汝州窑业的发展达到繁荣。
金军占领中原后,汝窑开始进入式微期。北宋晚年,宋金对峙,民众生活不得安宁,中原地区的汝窑大都停烧。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进誓表于金,称臣割地,三月,金封康王赵构为宋帝,战乱平息。直到金哀宗开兴元年(1142年),前后历时90年,民众稍有安宁。此时的汝窑仍生产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然而由于金人占领中原,技术人员大量南移,汝窑已失去了北方地区的领导地位,产品釉色欠佳,装饰简单,所烧制的一般汝青釉制品皆釉色葱青肥厚,釉面常有黑点杂质显露,仅供一般民间大众生活必需之用品,虽偶有精品出现,但数量极少。
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至天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间,汝窑进入衰亡期。虽继续恢复汝窑生产,但因多年战争创伤,制瓷技术已达不到宋时水平。元代始主乃蒙古草原民族,其性格豪放粗狂,喜爱大器之物,故此时的汝窑瓷器产品具有胎厚粗笨之特点,而且工艺欠佳,品种单调。有的为了叠烧方便,节省燃料的消耗,一般日用釉瓷器全施半截釉。碗、盘的内心多露胎无釉,胎体粗松呈土黄色。至此宋代汝瓷的风采已难得一见,元代末年,汝瓷渐渐退出市场走向消亡。
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御窑场仿烧汝瓷,但仿烧品均难与古汝窑匹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北宋汝窑青瓷碟,底刻乾隆《咏汝窑盘子》御制诗: “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釉。而今景德无斯法,亦自出蓝宝色浮。”当为佐证。中国古陶瓷专家冯先铭曾说: “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难度大得多。” [24]
现今存世的汝瓷,一般认为有65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基金会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 [1]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临汝县(今汝州)蟒川绅士李照光、李绍初于蟒川严和店兴办复兴汝瓷厂,建有作坊20多间,工人40余人。仅以生产民用瓷为主,另建小窑仿烧宋汝窑瓷,经数年努力,终未成功。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临汝解放,复兴汝瓷厂被收归政府管理。
1957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上指示: “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首先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临汝县汝瓷厂接受了恢复汝窑瓷的任务。
1958年,汝瓷豆绿釉烧制成功,制成了“透雕大花盆、刻花盘”,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河南厅。
1964年,由河南省轻工业厅对汝瓷豆绿釉产品作了审定,认定基本符合汝窑特点,可以投入小批量生产。
1971年,临汝县汝瓷厂携带汝瓷产品首次参加广州春季交易会。
1972年,临汝县汝瓷厂又一次参加广州商品交易大会,所带汝瓷产品引起了日本、新加坡、美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1973年,在广交会参展的4箱160件汝瓷产品被外商包揽,当年开始批量生产出口。
1973年10月,由轻工业部投资,在汝州城西北筹建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开始专业汝瓷研究与生产。
1977年9月,河南省二轻厅组织以汝瓷为主的三瓷(汝瓷、钧瓷、唐三彩)在北京展销,此次展销历时3个月,北京各界人士参观者达50余万人次。
1983年,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开展天蓝釉试验任务,先后调整配方40多个,试验数百次获得成功。
1984年,临汝县汝瓷厂、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和河南省轻工科研所共同承担汝窑瓷试验任务,历时4年,经过300多次试验,汝窑瓷产品烧制成功。
1988年7月28日,中国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和河南省科委共同主持召开汝窑天青釉瓷鉴定会,与会陶瓷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试验资料齐全,数据完整可靠,完成了省科委和轻工业部签订的科研专项合同,研究是成功的。对于恢复中国名窑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填补了中国恢复古代名窑瓷器的一项空白,在青瓷生产中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
1986年,汝瓷十七号豆绿釉试验获得成功,解析了汝瓷釉色的呈色机理、窑内还原气氛和温度的奥秘,并且制定了汝瓷烧成的升温曲线等,解决了汝瓷试验中的疑难问题,为试制汝瓷月白釉、恢复生产天蓝釉、天青釉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6年,汝瓷月白釉恢复研制,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星火项目,并于1988年7月28日,通过河南省科委、平顶山市科委技术鉴定。
1988年,成立了中国汝瓷开发公司和中国汝瓷研究所,相继又建立尚庄、马窑、陵头、骑岭、八〇三第三瓷厂、汝州镇等17家瓷厂,从业人员2680人,年产汝瓷1620万件,产值1963万元。
1989年12月,汝瓷烧成新工艺试验项目通过了河南省计经委、河南省轻工业厅的共同鉴定。
1977年,叶喆民先生在清凉寺窑址采集到一片天青釉瓷器标本,始将寻找汝窑的重点由临汝县(今汝州市)转向宝丰县。
1985年,为了保证汝瓷生产的质量,河南省汝瓷地方标准由河南省轻工业厅、河南省工艺美术公司提出,原河南省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起草,由河南省标准局批复实施。自1986年实施以来,汝瓷产品质量稳定,客户反映良好,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的“质量管理奖”。
1986年,汝州市美术汝瓷厂,以“汝州”牌汝瓷申报了汝瓷第一枚商标。达拉特旗特产
1989年3月,距清凉寺村不远的蛮子营村出土了较为完整的窖藏天青釉汝窑瓷器47件,为汝官窑遗址在宝丰境内增添了新的实证。
2001年10月,汝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召开了中国古陶瓷研究会2001年汝州年会暨汝瓷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日本、新加坡、瑞典、英国、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200多位专家学者云集汝州,对汝瓷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研讨。
2002年3月30日,由河南省邮政局组织,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和汝州市人民政府、宝丰县政府一起承办的“中国陶瓷·汝窑瓷器”特种邮票一套4枚首发式在平顶山市体育村举行。
2002年10月30日,由万兴企业集团公司,汝瓷开发中心等单位和个人发起成立了汝州市汝瓷协会。
2003年4月6日,由汝瓷协会主办的《汝瓷研究》刊物创刊发行。
2004年5月20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汝州市人民政府协办,国内外48名专家学者出席的汝州张公巷考古新发现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会上多数专家倾向该窑址为北宋官窑。
2004年6月25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办公室召集,在北京召开了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家审查会。
200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年第104号),通过了对汝瓷扩大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申请的审查。在汝瓷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的申报机构申请并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公告后,方可使用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2006年,为使汝瓷的评审和生产有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统一的标准,汝州市根据国家质检部门要求修订上报了新的汝瓷标准。
2006年7月,汝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成立。
2009年3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地理标志产品汝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010年2月,举办上海世博会汝瓷专用礼品评选活动。“华尊”“和谐尊”“全球福”“玉兰瓶”“来福石”“和谐共融”“弄潮”7个品种共计100件汝瓷产品被上海世博会选定为公务礼品。
2010年5月,为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保持陶瓷业的稳定,进一步规范陶瓷行业行为,由玉松汝瓷有限公司负责人孟玉松等相关人员共同发起,宣布成立汝州市陶瓷协会。
2010年9月23日,首届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隆重开幕。9月24日,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举行。中国邮政发行汝窑瓷器传世珍品1套14枚邮票。9月25日,中国历史名瓷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汝瓷烧制技艺国际研讨会召开。达拉特旗特产
1987年至201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对清凉寺窑址进行了14次考古发掘。2000年第六次考古发掘确定了宝丰县清凉寺村为宋代汝官窑所在地,揭开了“汝官窑地望”之谜:宋代时,因宝丰县隶属汝州管辖,古人习惯将窑以州定名,故把宝丰清凉寺的天青釉御窑称为汝窑。
生产情况达拉特旗特产
截至2016年,汝州市拥有汝瓷开发公司、汝瓷研究所120多家,年产汝瓷200余万件,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
2017年,汝州市有汝瓷生产企业120多家,年产值3亿多元,网上交易额近3000万元。
2021年,宝丰县成立汝瓷创新创业孵化产业园,引进多家汝瓷龙头企业,新上双层控温全自动生产线,产值6.8亿元。吸引国家级陶瓷工艺大师33人入驻,陶瓷企业、研究机构达到165家,从业人员近千人,汝窑陶瓷产品增加到2000多种。
2022年,汝州市辖区内汝瓷企业有7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产量3620万件,产值达3亿元达拉特旗特产 。宝丰县拥有国家级陶瓷工艺大师33人,陶瓷企业、研究机构165家,从业人员上千人;汝窑陶瓷产品2000余种,年产量1000多万件(套),年产值6.8亿元。
产品荣誉达拉特旗特产
2005年10月1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汝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7年1月,河南省政府批准汝瓷烧制技艺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达拉特旗特产
2009年5月,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河南日报联合举办的“河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地理标志产品”推选活动举行,经专家评议组对50个候选单位评选,汝瓷被授予“河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地理标志产品”荣誉称号。
2010年6月,汝瓷烧制技艺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汝瓷烧制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达拉特旗特产
2016年12月21日,汝瓷入选“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
专用标志使用
在汝瓷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设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申报机构申请并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