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仓山区特产-福州木雕

   日期:2023-10-24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165    评论:0    
核心提示:仓山区特产-福州木雕福州木雕(象园),福建省福州市传统技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福州木雕(象园)于明末清初从佛
QQ浏览器截图20231024091930
仓山区特产-福州木雕
福州木雕(象园),福建省福州市传统技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福州木雕(象园)于明末清初从佛像、建筑、家具装饰、根艺等的雕刻发展而来,演变为以象园为中心的三个不同的艺术流派,即象园流派、大坂流派、雁塔流派。三大流派的艺术各具特色,世代相传。其作品多为人物和动物,主要材料为龙眼木、黄杨木。龙眼木雕作品古朴大方、粗犷别致、人物造型准确生动。黄杨木雕则风格细腻逼真,传神洗练。
2007年8月28日,“福州木雕(象园)”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57。
历史渊源
福州市晋安区象园街道象园社区(原象园村)是福州木雕、根雕艺术的发源地,也是福州木雕、根雕名匠聚居地,木雕、根雕的艺术创作历史悠久。
福州木雕于明末清初从佛像、建筑、家具装饰等雕刻发展而来。清咸丰年间象园木雕艺人柯世仁首先应用黄杨木作原料,始创了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黄杨木圆雕人物作品。时有客居福州的长乐孔某另辟蹊径,利用天然树根疤节,制成各种人物及禽兽,惟妙惟肖。象园木雕艺人深受影响,争相仿效。清嘉庆元年以来,象园名家辈出,如柯传灿、柯传钟、柯世赐、俞连科、柯世仁、柯庆元等均是雕刻高手,各具特色,风靡一时。 [1]
民国初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在象园头开办福州工艺传习所,聘请象园派陈春润等传习师教授木雕技艺,培养了大量的木雕传人。
民国25年(1936),福建省教育厅开设雕刻科,聘请象园派名艺人柯经煊出任专职木雕教员。柯经煊的徒弟有后来木雕界大师阮宝光、柯依斌、阮文瑞等。而柯经煊更是盛名远播,还曾被请到台湾授徒。
20世纪60年代,象园、大坂、雁塔三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木雕,形成前店后作坊的格局。只要走近象园头,隔着老远就能听见各家各户敲击木头产生的声音。
工艺特征
 
福州象园木雕有一套独特完备的雕刻技法,材料以龙眼木、黄杨木为主。龙眼木雕作品古朴大方、粗犷别致、人物造型准确生动。黄杨木雕风格细腻逼真,传神洗练。
象园木雕保留木质的原有色泽和纹理,显得圆滑细腻、精美光润。木雕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卉、鱼虫等。
象园流派的主要木雕、根雕艺人吸收现代雕塑艺术的精华,讲求人体结构比例,构思巧妙,手法清新,造型简练。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福州木雕(象园)技艺与全国各地的木雕血脉相连,互为影响,为中国木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根雕界流传着“中国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福州根雕看象园”之说。象园地区的老艺人们,在为福州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普及与传播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奠定了象园街道木雕艺术之乡的地位。 
传承人物
林学善,汉族,福州市台江区人,1945年11月生,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木雕(象园)”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林学善于1963年考入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雕刻。毕业后,林学善又跟随雕刻大师阮宝光学习。20世纪80年代,前往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其作品《钟馗》《达摩》《破帽遮颜过闹市》《愿将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先后获得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雕刻艺术珍品特等奖;作品《蒲团达摩》《沧桑》《达摩渡江》先后获得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多年来,林学善一直致力于福州木雕技艺的传承和弘扬,多次组织举办学术讲座和培训班,培养木雕的后继人才。他还先后前往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美国等地进行学术考察,并举办林学善木雕个人展。
潘发清,汉族,福州市台江区人,1942年12月生,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木雕(象园)”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潘发清1961年开始学艺,师从雕刻艺术家阮宝光,学习木雕、牙雕技艺。艺承福州“象园”流派。其后又学习工艺美术史和人体解剖、泥塑、绘画知识、木雕创作,在继承福州象园木雕艺人阮宝光技艺基础上,另辟蹊径,将传统木雕与自然形木雕(根雕)相结合,塑造出古典仕女和现代女性形象。潘发清历年来从事“木雕”“象牙雕”艺术创作。擅长人物,尤其女性人物雕刻。其象牙、木雕作品多次荣获金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潘发清1992年获“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1996年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2002年获得“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高级技师,同时被授予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传承人”称号,当选南台树木根艺研究会名誉会长,2012年被评为“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出版个人作品集《潘发清木雕艺术》。 
保护措施
2003年,为更好地传承、发展和创新福州木雕(象园)技艺,潘发清组建木雕工作室,从事木雕创作,带徒传艺。
主要流派
 
福州象园木雕自明、清以来逐渐形成了象园地区三个不同艺术特色的流派:
象园流派(俗称柯派),人物动态逼真,讲求面部神韵,衣纹柔软,有风吹水面波纹之感。动物类品种丰富,人物面具更是独家所有。
大坂流派(俗称陈派),以人物雕刻为主,作品神形兼备,善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仕女脸部古典、圆润高雅、温柔多姿。仙佛表情丰富,衣纹飘动有力。武将富有气魄,盔甲花饰变化无穷。
雁塔流派(俗称漆器派),以与漆器结合的花饰雕刻为主,擅透雕、薄雕及镶嵌,讲求布局和透视,立体感强,刀法灵利,雕镂玲珑剔透。人物雕刻刀路浅薄,衣纹平顺,面部圆润,表情丰富。
社会影响
主要展览
2019年8月21日—28日,“红色记忆——木根雕艺术作品展”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展出。其中展出象园木雕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16余件木雕作品。 
2022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福地福见福物福艺——福州木雕(象园)福文化主题展”在福州市博物馆开幕,60多件作品展出。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