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特产-彬州梨
彬州梨,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彬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3℃,气温年较差27.7℃,日较差11.7℃;年平均日照2199.3-2298.8小时,适宜种植梨树。彬州梨个大匀称、外形美观。单果重100-300克。成熟时呈亮黄色,果面洁净,彬州梨酥甜、汁浓、核小、肉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在14%-17.1%;彬州梨硬度一般为12.96/厘米左右,较耐贮藏。
2008年7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彬州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品质特性
彬州梨个大匀称、外形美观。单果重100-300克。成熟时呈亮黄色,果面洁净,无病虫为害、果面干瘪和机械伤。彬州梨酥甜、汁浓、核小、肉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在14%-17.1%;彬州梨硬度一般为12.96/厘米左右,较耐贮藏。彬州梨保存的地方品种有9个,即老遗生、水遗生、平梨、夏梨、涩巴梨、光皮梨、秤锤梨、木梨和银梨。生产上的栽培品种以砀山酥梨为主,其它品种包括有雪花梨、长把梨、马蹄酥、秦酥梨、早酥梨、丰水、幸水、水晶梨等30多个品种。
药用价值
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的作用;用于热病伤阴或阴虚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用于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症。梨果: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梨果皮: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有润肺、消痰清热、解毒之功效。
历史渊源
彬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梨在彬县栽培已有数百年到上千年历史。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彬州司马张金度在《劝农即事》诗中写到:“…百年生聚兹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煞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
清朝,谭嗣同写了一首《彬州》诗,“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溪边白复红。一百里间春似海,狐城掩映万花中”。
1957年中秋节,毛泽东主席品尝邠州梨后,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复信,鼓励彬县大力发展邠州梨。
20世纪50年代,彬县开始引进了一批结果早、产量高的梨优良品种。
20世纪80年代,彬县梨面积迅速扩大,又引进了国外优良品种。人们习惯上把彬县生产出来的梨,统称为彬州梨。
生产情况
2008年,彬县梨生产面积共6666.7公顷,年总产量150000吨。
2017年,彬县“彬州梨”品牌价值达到5.79亿元。
产品荣誉
1999年,彬州梨被评为“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多次被评为陕西省优质水果,多次获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
2008年7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彬州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