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特产-凉山虫草
凉山虫草,中药名。为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Hu et Liu的菌核及子座。分布于云南、四川等地。具有补肺益肾之功效。常用于肺肾两虚之咳喘。
形态特征
子座多数或单生,细而坚硬,常曲折,高20-30cm,粗1.5-2.3mm。头部圆柱状或棒状,褐色至黑褐色,顶端具有不孕性的角状,具有假薄壁组织的皮层。子囊壳椭圆形或卵形,(400-700)μm×(300-450)μm,黑褐色,表面突起,呈天南星果序状。子囊圆柱形,(260-480)μm×(8-12)μm。子囊孢子透明或微黄,线状,多分隔,(160-350)μm×(2.5-3.5)μm。孢子释放后断裂为小节,每节为(10-20)μm×(2.5-3.5)μm。
生长环境
寄生于鳞翅目昆虫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四川等地。
主要价值
入药部位
菌核及子座。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归肺、肾经。
功效
补肺益肾。
主治
肺肾两虚之咳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与鸡、鸭炖食。
采集加工
冬季采收,晒干。
性状鉴别
本品由虫体及其头部长出的子座组成。虫体似蚕,长3-6cm,直径0.6-1cm,外表菌丝膜棕褐色,虫皮暗红棕色,足和气门不明显;断面类白色,周边棕褐色。子座细长,单生,长10-30cm,直径1-2mm,少数上部分枝,不规则弯曲或扭曲,黄棕色或黄褐色;头部圆柱形或棒形,表面可见黑褐色小点(子囊壳突出于表面),不孕顶端长3-5mm。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淡。
药理作用
1、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
2、提高常压耐缺氧能力。
3、增强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