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特产-永安贡川草席
永安贡席制作工艺,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传统技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贡席是以篑草(又称莞蒲草)为原料,用席架、席扣、席鞭、麻绳、席刀、席石等工具打制而成的草席,因盛产于永安贡川而得名。贡席为贡川朝贡的精品,源于宋代,盛于明清。其中下坊席(今观成村贡席)以其“成卷挑斗米不弯,摊开盛水水不漏”的特点在众多贡席中脱颖而出。 [2]永安贡席以细密、结实耐用、吸汗、冬暖、夏凉而闻名。
2007年8月28日,“永安贡席制作工艺”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75。
历史渊源
贡川,古称“挂口”,因宋朝新科探花陈瓘以“挂口草席”进贡朝廷,宋钦宗下旨改为“贡川”。明代中期,贡川水运发达,贡川成为永安四大集镇之一,手工业高度发展,贡席遂以其生产规模和优良品质而畅销八闽。
打制草席的草,贡川人称为篑草,又叫“莞蒲草”。相传自宋代以来就开始引种席草,到了明代,贡席已成为贡川当地的主要产业。凡定居在贡川的居民都学做贡席。清代时,贡席已形成攀龙、延爽、观成、集凤、水东五大生产基地,其制作工艺各有特色,其中的下坊席(今观成林),卷起来能挑斗米不弯,摊开来滴水不漏。
工艺流程
材料
席草一年收割两次,最好在大太阳天动镰,运回家后,用一种破竹笺的刀具将鲜草对半剖开,一分为二。摊开在屋顶上猛晒上三天,晒得绿中带白,才可以打草席。
工具及流程
传统的打草席工具主要有席架、席鞭、席扣、麻绳、竹钉、席刀、席石等。一个高2米宽2.5米的大框,大框内上部横架一条可上下活动的木梁,底部一条固定的木梁,两条木梁间密排开紧绷的纬线,称为纲。纲用麻绳搓成。所有的纲贯通一个横着的竹筒。这个竹筒称为扣。交错密布着一竹小圆孔和长方形孔眼,每孔通过一条纲。竹筒上嵌上两个把手,让打席者抓握。扣是关键。通过长条形孔眼的那组纲活动的空间大,不受扣前后移动的影响;通过小圆孔的那组纲被固定,随扣前后移动。两组钢之间便忽前忽后产生了整齐的错位。每当这时,另一位穿草工就用一根细长的竹棍将草递进去,成为草席的经线。这细竹棍称之为鞭,鞭梢有个小缺口,席草一头挂上去,折一下,便挂牢了递出去。打席工随之用扣压下来,打紧,扣再提起,又一根席草扣落下。如此不断重复,扣一上一下翻转,经线织入越来越多,越来越长。有时断了经线,便停下来剔除。经过割边、修边、绑边、穿边、再加上一根红毛线, 一条完整的草席就算完成了。
传承保护
传承状况
作为传统产业,受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永安贡席制作工艺传承一度出现断代。
传承人物
邓丽娣,汉族,三明市永安人,1942年6月生,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安贡席制作工艺”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据传邓姓为宋代以来最早开始引种席草的家户之一,故邓丽娣受家族传统的影响,自幼随父辈学习贡席传统制作技艺,并于1972年开始专职制作贡席。
保护措施
2017年4月中旬,贡川镇出台《关于扶持永安贡川草席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推动当地席草种植和贡席手工产业发展。镇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扶持贡席产业基地建设。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15年,“永安贡川草席”被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衍生产品
邓丽娣曾携自编自演的《贡席舞》参与永安市农村技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