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后佛见喜梨
茅山后佛见喜梨, 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茅山后村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茅山后佛见喜梨品种独特,只分布在平谷区东北部茅山后村,曾经一度濒临灭绝,茅山后佛见喜梨果型美观,果实扁圆或近圆形,萼洼深广,萼片脱落,果型端正,表面红润、个大口脆、香甜多汁。
2016年3月3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茅山后佛见喜梨”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茅山后佛见喜梨果型美观,果实扁圆或近圆形,萼洼深广,萼片脱落,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果重可达500克;果皮浅黄色,阳面着鲜红色晕,皮薄;果肉白色,肉质致密,脆而多汁,石细胞少,果实硬度5.1~5.4千克/平方厘米,风味适口,
内在品质指标:茅山后佛见喜梨含可溶性固形物10.5~11.0%,膳食纤维3.5~3.8克/10克,品质优;成熟期10月上旬,耐储存。
历史渊源
“茅山后佛见喜梨”历史悠久,其名源于清朝末期进贡皇宫时,出产佛见喜梨的村子在平谷区金海湖镇北部名叫茅山后,这种梨果型端正,表面红润、个大口脆、香甜多汁,清朝慈禧老佛爷非常喜欢吃。据说原来这种梨不叫“佛见喜”,叫红笑梨,慈禧老佛爷品后大悦,可是慈禧老佛爷忌讳这个“梨”字,有分离之意,便给改了个名字叫“佛见喜”。其果型端正好看,就像心宽体胖的佛爷。“茅山后佛见喜梨”品种独特,只分布在平谷区东北部茅山后村,曾经一度濒临灭绝。
2015年,茅山后佛见喜梨生产面积150公顷,年产量180吨,进入丰产期后产量可达到1500吨。平谷区按照生产技术规范控制质量,挖掘“茅山后佛见喜梨”历史文化内涵,农旅结合围绕“茅山后佛见喜梨”发展特色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