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子县特产-隆子黑青稞
隆子黑青稞,西藏自治区隆子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隆子,藏语意为“万事顺利,实力雄厚”,古称“涅”。隆子黑青稞传说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金城公主经过隆子河谷文“内嘎沃”地段不慎从邦点(藏式围裙)中掉落在当地,经过千年的种植而形成独特的当地品种。
隆子黑青稞是历代隆子宗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聂德主持和历代喇嘛的供品(聂德主持是聂雄六大寺庙的母寺之一),该寺庙至今仍然食用水磨磨制的黑青稞糌粑。其做成的糌粑不仅深受藏区消费者欢迎,也备受很多内地消费者喜爱。
2014年1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隆子黑青稞”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隆子黑青稞是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特有的青稞品种,生长在海拔3800米至4200米的麦田中。因其颖壳及籽粒表皮呈现黑紫色而命名,形状为椭圆形或菱形,具有普通白青稞所没有的特殊高抗氧化性及营养含量。
营养价值
山南市质监局联合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多家检验检测机构,对隆子黑青稞进行品质检测。结果显示:隆子黑青稞富含微量元素硒、氯化花青素、氯化花翠素、氯化锦葵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膳食纤维等微量元素和有益成分,对促进人体消化系统功能、抗氧化、延缓衰老等方面保健作用明显。
黑青稞营养价值较高,其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2.29%、1.91%、9.40%、2.32%和3.01%,均高于白青稞,脂肪和粗纤维显著高于白青稞,总膳食纤维与白青稞水平相当;
历史渊源
据民间传说,吐蕃王朝时金城公主经过隆子县隆子镇叶巴村“内嘎沃”地段时,不慎从邦典(指藏式围裙)中落下几粒黑青稞种子,之后该品种在隆子的特殊气候、土壤及水质条件下,经过长期驯化而形成独特的“隆子黑青稞”,距今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
生产情况
2012年之前,隆子黑青稞种植面积7000亩左右,总产量达1925 吨。
2013年,隆子黑青稞种植面积达1.3万亩,总产量达3575吨。
2014年,隆子黑青稞种植面积达2.2万亩,总产量达6050吨。
2015年,隆子黑青稞种植面积达3.3万亩,总产量达9075吨。
2016年,隆子黑青稞种植面积为3.3万亩左右。
2017年,隆子县共种植黑青稞3.3万亩,其中一级黑青稞种子田250亩(扎果村),二级黑青稞种子田2600亩(扎果村、忙措村、宗雪村)和原料基地2.915亩。共筹备种子660吨,底肥412吨,追肥320吨,杀菌剂2.5吨,种子包衣率达到100%。全县共投入资金266万元,其中,科技投入130万元,农发投入86万元,本级财政投入50万元,均用于采购种子、机械投入。黑青稞平均单产达550斤/亩,最高可达600斤/亩,总产量达9900吨,为群众创收4950万元。
产品荣誉
2014年1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隆子黑青稞”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隆子黑青稞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隆子黑青稞的检测机构由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