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渠桥羊羔肉
黄渠桥羊羔肉,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平罗食志》记载,在民国时期,黄渠桥金保国的忠兴饭馆、周干臣的益顺居饭馆就有羊羔肉出售。黄渠桥羊羔生长的自然环境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有唐徕渠、惠农渠、昌湾渠、官泗渠、二农场渠及西干渠6条主干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水质清澈,无污染。黄渠桥羊羔肉肌肉呈淡红色、肌纤维细经烹调后色泽棕红,肉嫩鲜美,肥而不腻、无膻味。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黄渠桥羊羔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感官特征
黄渠桥羊羔肉肌肉呈淡红色、肌纤维细,肌间脂肪分布均匀,弹性好,被覆一层薄薄的脂肪,白里透红。尾根部宽大,尾尖细,呈三角形。腿骨短而壮、附着丰满的肌肉、嗅之清香,不膻不腥,经烹调后色泽棕红,肉嫩鲜美,肥而不腻、无膻味,色、香、味、形俱佳。
历史渊源
据《平罗食志》记载,在民国时期,黄渠桥金保国的忠兴饭馆、周干臣的益顺居饭馆就有羊羔肉出售。“古城夜宵美食多,爆炒羊羔热门货,脆嫩香辣任品尝,深更夜巷唤开锅。” 就是对黄渠桥羊羔肉的写照。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回族群众马少彰在黄渠桥的“忠兴饭馆”打工,跟随当地名厨“刘辣呼”学习制作羊羔肉的手艺,后将手艺传传承。
从1992年到1998年,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生意达到了黄渠桥的整整一条街,黄渠桥因羊羔肉而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