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特产-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重庆市巴南区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木洞山歌系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中经战国时代的“下里巴人”、汉代的“巴子讴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木洞山歌源远流长,以歌声伴随着农事劳动和生活,木洞山歌还有劳动号子、风俗歌、表演歌等多种样式,其主体是被称为薅秧歌的禾籁。木洞山歌曲目有《山歌好唱口难开》《走进深山雨要来》《木洞新气象》《赶场》等。
2006年5月20日,木洞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26。
历史渊源
木洞山歌系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中经战国时代的“下里巴人”、汉代的“巴子讴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的战国时期,楚宗王作的《对楚王问》中,就载有以木洞山歌为主体的“巴人歌谣”。
据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刻本的《巴县志》(即现巴南区前身)载:“六月芒种,是月也,薅头秧,旬以后,薅二秧,去莠粮,农歌四闻”。《巴县志》记录了当时的木洞农民在劳作时,就有唱山歌的习惯。
在解放前旧社会,木洞山歌只能在田里山间、坡上地头,农民于劳动中或工余后唱唱而已,以解除劳动的疲乏和抒发劳动者的心情。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对木洞山歌的发掘、继承和发展,把它作为巴渝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10年代左右,木洞山歌的演唱从田间院坝走上文艺舞台,既保留了表达农民劳动、生活、爱情的词句,又增加了农村移风易俗、学习知识、运用科学、勤劳致富、邻里和睦等新内容。
主题曲调
木洞山歌的主体是被称为薅秧歌的禾籁。禾籁只在木洞及其周边地区流传,属中国民歌的稀有品种。禾籁地域特色浓郁,曲调曲目丰富。主要有高腔禾籁、矮腔禾籁、平腔禾籁、花禾籁和连八句等多种样式。这些样式中又包括若干子样式,如高腔禾籁还包括依呀禾籁、也禾籁、锣鼓腔、依依腔、呀呀腔、四平腔、噢嗬腔、呜哦腔、悠呵腔等。木洞山歌的重要歌类还有儿调。其曲词体式和曲调特征与唐代以来巴渝民间流传的竹枝歌颇为相似,是竹枝歌在木洞地区的“嫡传”。
代表作品
截至2013年8月,经过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部门搜集整理的木洞山歌的曲歌和歌谣,已有上千首,其中较为流行的有:被称为庄稼歌的《禾籁》,其曲牌有高腔禾籁、平腔禾籁、矮腔禾籁、花腔禾籁;在农事薅秧季节唱的“打薅歌”;秋收季节唱的“打谷赛歌”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木洞山歌歌词典雅,曲调别致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5]抢救、保护木洞山歌,不仅可以丰富巴渝民歌艺术,而且也将促进中国民歌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传承状况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部分山歌失去了滋养、繁荣的基础,老一代歌手的衰老和谢世,使传承出现断裂,木洞山歌面临濒危境地。
传承人物
潘中民,男,汉族,1937年生,重庆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洞山歌代表性传承人。系该家族传承第四代,除了编唱啰儿调等山歌外,主要擅长薅秧禾籁和石工号子,特别擅唱高腔禾籁。其演唱音调高亢,具有独特韵味。
喻良华,男,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洞山歌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1991年重庆市命名的第一批40名民间歌手,木洞就占37名,其中能唱500首以上的4名一级歌手全在木洞。木洞还编写了三十余万字的《木洞山歌》专著,2005年12月公开出版。1990年,木洞地区被重庆市命名为“山歌之乡”。
为了让木洞山歌更好地传承下去,巴南区专门编写了《木洞山歌》等中小学生教材,在全区中小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尝试开办“地方民间艺术专业班”中职教育,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2017年9月,木洞山歌非遗传承基地萩玥艺术团正式挂牌落户木洞河街剧场,总面积800平方米的剧场和培训中心将集中呈现木洞特色文化,以木洞山歌的培训教学、推广传承为发展核心。河街剧场与木洞山歌有机结合,不仅为木洞山歌的传承和发扬找到新的舞台,同时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娱乐休闲的文化阵地。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文化服务中心获得“木洞山歌”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文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