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市特产-滩头鱼
东宁滩头鱼,是我国唯一的溯河性洄游特殊鱼种,该鱼河里生、海里长、分为“金滩头”、“银滩头”、“黑滩头”,滩头鱼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的待宾佳肴。
滩头鱼是鲤科、雅罗鱼属冷水性唯一在海水中生活的溯河性鲤科鱼类,学名:Tribolodon brandtii (Dybowski, 1872) 。体纺锤形。头长,为吻长的2.7-3.6倍。吻尖,近圆锥形。吻皮突出于上颌前。口亚下位,弧形。分布于太平洋的亚洲沿岸,北自黑龙江河口, 南至日本的本洲富山县以北的沿海和河川。中国的绥芬河、图们江为其产卵洄游的河流。
在绥芬河和图们江滩头鱼资源历来较为丰富,最高年产量100余吨(60年代未),近20年来资源量急剧下降,产量不足10吨。其原因:在浅水区集中结群产卵,易捕捞;水利设施的建设影响到亲鱼的产卵洄游;沿岸工厂排放污水, 水域污染严重,失去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体纺锤形;头长为吻长的2.7-3.6倍;吻尖,近圆形,吻皮突出于上颌前,口亚下位,弧形;背鳍位于体中部,与腹鳍相对,背鳍与腹鳍各具3根硬棘;幼鱼体背部浅褐色,两侧银白色;成熟个体具鲜明婚姻色,体侧有2条橘红色纹带,腹部白色。1龄鱼体长9-11厘米,2龄18-20厘米,3龄24-26厘米,4龄28-30厘米,5龄34厘米。
雄鱼头、体背褐黄色,体侧渐浅,腹白。体侧在侧线下方,自鼻孔下方向后至尾鳍基底有1桔红色纵带。鳃盖上缘与侧线交接处有一红斑。背鳍基部、胸鳍、腹鳍、臀鳍桔红色,尾鳍近基鄙桔红色。雌鱼色与雄鱼相似,仅稍暗且体侧桔红纵带较浅。“黑盖”在侧线上方尚有1条隐约可见的红色纵带,在二红色纵带之间的侧线上下各有1条明显的黑带。
滩头鱼是唯一生活在海中的鲤科鱼类,仅在沿海水深5米处和淡咸水交界处生活,常生活在水的中、底层。如遇惊吓则跃出水面。产卵时的最适合水温为10-17℃。
滩头鱼生在河里,长在海里,是鲤鱼科唯一生活在海坚的鱼。每年分三批从日本海洄游人绥芬河繁衍后代,4月初第一批洄游,特征是鱼体两侧各有一条桔红色条纹,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俗称“金滩头”,鱼群数量大,但个头小;5月初左右第二批洄游,特征是体侧条纹为银白色,俗称“银滩头”,个体大,但鱼群数量小;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三批洄游,特征是鱼体两侧条纹呈暗黑色,俗称“黑滩头”,个体肥大,数量最多,是主要产卵群体,一般体长26-44厘米,3年性成熟,产后成色返回大海,仔鱼则在河湾育肥至秋后归海或越冬后归海。
滩头鱼的生长较慢,通常为体长250毫米的中小型鱼类,各年的生长如下:滩头鱼性成熟较早,雄鱼2龄时性成熟,雌鱼3龄性成熟。滩头鱼产卵时往往结成大群游到水深仅半米的岸边滩头,“滩头鱼”由此而得其名。产卵时雄鱼追逐雌鱼翻腾窜跃,浪花四溅,往往延绵长达百米。产粘性卵,卵大,卵径2.5-2.8毫米,受精卵膨胀后的卵径达3.6-4.0毫米,呈桔红色。卵粘附于河底石砾上孵化,水温在16℃时,约6天即可孵化,初孵仔鱼体长7-8毫米。平均怀卵量约为3万粒。
滩头鱼在海中生活的食饵为底栖零脊椎动物。在河流下游的食性十分复杂,食谱中有底栖寡毛类、虾蟹、田螺、摇蚊幼虫和蜉蝣、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以及金藻、甲藻和硅藻等。以季节而论,夏季以动物性食饵为主,而冬季则以植物性食饵为主。
保护措施
利用滩头鱼生活在沿海,食性广,性成熟较早,繁殖力强的特点,进行人工育苗,放流,以增加滩头鱼自然资源的数量,发殿滩头鱼渔业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