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特产-苏州荸荠
荸荠(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ex Hensch. 是莎草科荸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60厘米;秆丛生,圆柱状;花小穗圆柱形,具多花;小坚果宽倒卵形,双凸状。荸荠主要分为野生类型和栽培类型2个大的类型,一般野生类型荸荠叶状茎较细、较矮,球茎较小;栽培类型荸荠叶状茎较粗、较高,球茎较大。
大多数学者均认为荸荠起源于中国和印度。中国关于荸荠的最早记载见于《尔雅》(约公元前2世纪),而“荸荠”一名是北宋成书的《物类相感》(11世纪下半叶)、《本草演义》(1116年)等首次著录的。荸荠的驯化栽培则比较晚,关于荸荠栽培最早的见于两宋之际的古籍。荸荠生长适应性较强,在国外,荸荠主要野生分布于东南亚、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国家的池沼、滩涂等低洼地带,分布于西方国家的荸荠大约于17世纪引入;在中国,除高寒地区外,其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个省区,而经济栽培则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荸荠古代多作水果食用,荒年则被人们用来充饥,明代王磐、王鸿渐都有文说此事;荸荠汁多味甜,营养丰富,除生食外,热食则可做成多种荤素皆宜的佳肴;荸荠也是一味中药,其苗秧、根、果实均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荸荠能降火、補肺凉肝、消食化痰。地上茎有清热利尿作用”。
苏州荸荠以甘甜脆嫩、便于熟食、适宜加工而闻名。解放后,苏州荸荠还被作为加工荸荠罐头原料的首选品种。鲍忠洲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仅车坊一个乡镇种植的荸荠就达6000亩,产品大多被苏州、南通等地的罐头厂收购,加工后出口。
起源
大多数学者均认为荸荠起源于中国和印度。中国关于荸荠的最早记载见于《尔雅》(约公元前2世纪),而“荸荠”一名是北宋成书的《物类相感》(11世纪下半叶)、《本草演义》(1116年)等首次著录的。荸荠的驯化栽培则比较晚,关于荸荠栽培最早的见于两宋之际的古籍。分布于西方国家的荸荠大约于17世纪引入。
别称
“荸荠”俗称“马蹄”,这是广州方言中对荸荠的俗称,而这一称呼又是古代闽、粤方言的“遗传”。在闽、粤方言中,果子一类东西被统称为“马”(音);在具体称呼某一种果子时,则习惯于将“马”置于果名之前。像桃子发音为“马桃”,意为桃树的果子。“马蹄”中的“蹄”(音)意指地下。按照闽、粤方言中修饰限制成分常后置的特点,“马蹄”的意思是“地下的果子”。
采收贮藏
荸荠1年只栽培1茬,不能周年生产,市场供应有旺季、淡季之分。采收期一般在12月至翌年3月,待地上部枯黄倒伏、地下球茎成熟至皮色呈深红褐色时采收为宜。球茎成熟后,地上枝茎枯死,受力极易断裂,不能直接拔取。
荸荠采收仍旧采用传统的手工挖掘方式:
一是利用简易工具采收,即在比较湿润的田块,用叉或钉耙等工具刨开泥土,然后用手捏出球茎;
二是纯手工采收,即在田间积水泥田,手插入泥土中捏出球茎。
荸荠具有皮薄汁多、水分含量高、极易失水萎缩和腐烂变质的特点,一般采用鲜货上市直销,贮藏期不超过10天(天)。采收的带泥球茎应立即摊置荫凉处晾至七成干,剔除病、伤球茎,及时贮藏。贮藏方式主要有叠包贮藏、堆藏、田间贮藏。叠包贮藏和堆藏要选择地势较高、通风透气、运输方便、无鼠害、不渗水、不漏水的仓库。叠包贮藏是在荸荠收获、整理后,装入除去内膜的清洁编织袋,扎紧袋口,靠墙壁垒堆。堆藏应选择室内靠近墙角的泥土地面,沿墙角两边用砖砌成长方形池槽,四周围草席或布,席外涂抹河泥,地面铺1层细干土。荸荠堆放高度不超过1米,上面覆盖细干土,以不露出荸荠为宜,然后涂泥封顶。堆顶中部插1个通气筒,避免堆藏温度过高。叠包贮藏、堆藏时,应将仓库的温度维持在1-10℃,当温度低于0℃时荸荠易冻伤,可在顶部盖尼龙薄膜或稻草等覆盖物保暖防冻;当温度升高时应及时通风降湿。若保存在田间,冬季应保持田块湿润,随时采收,但采收期不宜迟于翌年3月底。
主要价值
荸荠古代多作水果食用,荒年则被人们用来充饥,明代王磐、王鸿渐都有文说此事;荸荠汁多味甜,营养丰富,可以生食、熟食或做菜,尤适于制作罐头,称为“清水马蹄",是菜馆的主要佐料之一。除生食外,热食则可做成多种荤素皆宜的佳肴;并可提取淀粉,与藕及菱粉称为淀粉三魁。荸荠也是一味中药,其苗秧、根、果实均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荸荠能降火、補肺凉肝、消食化痰。地上茎有清热利尿作用”。
食用注意
荸荠属于寒性食物,且生长于地下沼泽或水田中,表皮多有细菌、寄生虫(如姜片虫)附着,因此不宜生食过多,并且一定要作好表皮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寒者更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