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翠区特产-狍头皮帽
狍头皮帽,帽 类名称。为大兴安岭鄂伦春族 戴的一种帽子,奇特别致。它采用一副完整的狍子 头颅,剔其骨肉鞣制而成,完美无疵地保留着毛、眼、耳、鼻、嘴。鄂伦春人选择狍头作为伪装皮帽,颇费匠心。他们持枪趴在灌木丛和草丛里,微露,宛如一只狍子,以诱引猛兽前来,出其不意地猎之,无不成功。
“狍头皮帽”,鄂伦春语称“密塔哈”,是鄂伦春族妇女的绝活。因为此种帽子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与狍子的头一模一样,故称其为“狍头皮帽”。
制作方法
“狍头皮帽”的制作方法是:将狍子头皮剥下、熟好,把眼圈的两个窟窿镶上黑皮子 ,再把两个耳朵割掉,用狍皮做两只假耳朵缝上,狍角照旧保留即可。
工艺特点
首先,狍头皮帽是物尽其用,在过去狩猎的日子里,虽然猎取狍子是垂手可取的事,但鄂伦春人对取都狍尽善尽美,没有一点浪费。食用部分,从胴体到头、尾、蹄、内脏,都要摘下。皮毛部分,除躯干整张皮子外,头和腿皮是制作靴、帽的原料。狍皮帽的头围和人的头围大小相似,用它制作帽子,不需太大的加工就可制成。
第二,狍头皮帽最初只是把头皮戴在头上,头顶不冷了,但耳、脸仍裸露在外,经过改进,在头皮下部接上一圈10~15公分的毛皮作帽耳,把耳朵和两腮也遮挡起来。并在头顶部分的里侧也镶上薄毛皮,使狍头皮帽更加完整和保暖。
第三,用不同狍头皮制作的帽子,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用冬季牡狍头皮制作的帽子,不带硬角,只带两耳,冬皮毛厚,戴着暖和,不带角,戴着方便。猎人出猎时常戴这种狍头皮帽。儿童的狍头皮帽,是用春季牡狍头皮制作的。这个季节,狍头上刚长出毛茸的两只小角,儿童戴上这种即带耳又带角的帽子,象汉族儿童戴虎头帽一样,既暖和又美观,还有生机勃勃的寓意。初秋时,狍子长出脱去茸毛的硬角,形状笔直,用这种头皮制作帽子,戴在头上很有狩猎民族特点,鄂伦春族青壮年和老年人多在节日和喜庆的日子戴这种帽子。
功能
鄂伦春人的狍头皮帽,从历史上考察,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保暖功能;二是伪装功能;三是装饰功能。
首先,鄂伦春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内外兴安岭地区,这里一年中有半年是严寒的冬季,气温达零下40度以下。没有御寒的皮衣和皮帽,是难以度过严冬的。狍头皮帽是极好的御寒工具。鄂伦春人猎取的野兽中。绝大多数是狍子,狍头皮原料非常丰富。
其次,这种狍头皮帽,在早期,它的伪装作用是不可小视的。远古之时,狩猎工具非常落后,鄂伦春族为了能够猎取到野兽,往往要摸到野兽附近才有把握猎取。如何既能靠近野兽,又不被野兽发现,这就要采取巧妙的方法,把自己伪装起来。他们戴上狍头皮帽,穿上狍皮衣服,很象一只狍子。冬季,白茬狍皮袄和白雪融为一体,在树丛中行走,露着狍头皮帽,活象一只狍子;夏季,狍皮毛短,呈金红色,用它制作夏季皮衣,毛朝外穿,再戴上狍头皮帽,也很象一只狍子。穿上狍腿皮靴,轻巧无声,走到野兽跟前,都不会被发觉。这种伪装,大大提高了狩猎效果。
第三,狍头皮帽,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装饰品和民族标志。鄂伦春族自古以来就戴狍头皮帽,经过长期制作,不断改进,完全体现出狩猎民族的特点。他们戴上狍头皮帽,不论走到那里,人们都会认出他们是鄂伦春族。 [2]
艺术价值
在原始生活中,虽然实用技术与科学还极其幼稚,但审美艺术却大为发达,可以说没有一个民族无审美情感,没有一个民族不晓得装饰艺术。鄂伦春族也是这样。
首先,鄂伦春族妇女象雕塑家拾来奇形怪状的石头或树根一样,他们取来坚硬的狍头皮,经过加工修饰,就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鄂伦春族不论是儿童、青壮年乃至老年人:戴上狍头皮帽,都显得英姿飒爽,格外精神。
其次,鄂伦春族的狍头皮帽,已创造出三种类璎,均经美观,不失为一件工艺美术品。
第三,鄂伦春族的狍头皮帽,是一种原始艺术的遗留。这种帽子,看来虽然是利用狍头皮加工制作的,但作工精细,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它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从狍头皮帽可以看出鄂伦春族原始的审美观念、高超的制作工艺和美化自己生活的良好愿望。
走红2013年两会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何胜宝,头戴民族特色鹿角帽赶赴会场,引人关注。
3月6日,认证为编剧、影评人的新浪微博用户@刘毅表示:这不是鹿角,鄂伦春的密塔哈,用狍子头做的,“鄂伦春人持枪趴在灌木丛和草丛里,(密塔哈)微露,宛如一只狍子,以诱引猛兽前来,出其不意地猎之,无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