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大碾萝卜,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浚县大碾萝卜因产于小河镇大碾村而得名,其个头大而长,皮薄而青,尾部浑圆而白中透青,尾根细而短,质细而脆,肉质丰富细腻,嚼之无渣,纤维质少,汁多而甜,味道爽口,生吃熟食俱佳,素有“大碾萝卜赛白梨”之美称。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浚县大碾萝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感官特征
浚县大碾萝卜个体圆润较长,根型周正,上半部皮色翠绿,青长白短,耐贮藏、商品性好。生食脆甜适口,肉质鲜嫩,多汁渣少,具有萝卜特有的清香。
产品分级
浚县大碾萝卜一般分一级和二级2个等级。
一级:外观基本一致,大小、长短接近,修整较好,无涨裂、机械损伤等。
二级:外观相似,大小、长短基本接近,修整一般,有轻微机械损伤。
历史渊源
浚县大碾萝卜栽培历史悠久,因产于浚县小河镇大碾村一带而得名,素有“大碾萝卜香菜葱,小河白菜进北京”之说。
明代,浚县大碾萝卜曾作为贡品进京。相传明代兵部尚书王越就是用家乡浚县的萝卜做成菜,治好了弘治皇帝食欲不振的毛病,这道菜后来成为弘治皇帝经常吃的菜肴之一。
生产情况
2004年,浚县大碾萝卜种植面积600多公顷,产量达10.5万千克/公顷。
2018年,浚县大碾萝卜种植面积约990公顷,年产量约45000吨。
产品荣誉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浚县大碾萝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浚县大碾萝卜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萝卜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浚县大碾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浚县大碾萝卜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浚县大碾萝卜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