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县特产-邵店黄姜
邵店黄姜,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邵店黄姜原产于古蔡国卧龙岗南段两坡上(今上蔡县邵店乡一带),当地气候温湿适宜,地势一岗(卧龙岗)担两坡,排水性强,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呈黄棕,沙壤性,通气性强,中性偏碱,适合生姜种植和储藏。邵店黄姜味道纯正,色泽金黄,无丝耐煮,辛辣,味长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钾、镁和糖等营养物质。
2011年12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邵店黄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感官特征
邵店黄姜新鲜根茎呈扁平不规则块状,形态奇特,并有枝状分支。块小,有丝,色泽金黄。适宜调味品及保健食品和深加工制品。
药用价值
邵店黄姜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效果,其性温散寒邪,有驱寒,暖胃,健脾,生发,消暑治泻,制中夏毒之功效,姜汁水洗澡可润肌美容,泡茶可健胃益寿。
产品分级
邵店乡黄姜一般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三个等级。一级是指单块姜重250克以上,姜块色泽金黄,无损伤。三级是指单块姜重不足150克,姜块色泽不好,有损伤。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二级。
水文情况
邵店乡属洪河流域,全乡主要沟渠有南北走向的向阳沟,东西走向的前进沟、跃进沟、胜利沟,长年农田给水量255万立方米,地下水位深度15米,全乡可开发水总量290万立方米,灌溉水源充足。
气候情况
邵店乡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春季多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年平均日照数2600/小时,全年无霜期达到225天,10℃上积温223天,年均降水量570.5毫米,适宜种植黄姜。
历史渊源
邵店黄姜,原名为“疆”,喻为“疆御百邪”之说,主为御邪、入药之功效,后名为“姜”源于姜太公。
商周时期,武王伐纣,姜太公辅助武王姬发率部转战黄淮之间,军队驻扎在冈山(今河南上蔡境内卧龙岗)上休整,当地百姓用冈山仙草熬汤献于太公以慰周兵,周兵喝仙草汤后,瘟病痊愈,太公大喜,上奏武王,命军中凡煮肉汤食,皆放入仙草以驱瘟疫。谓此仙草为“疆”,意为用途广,功能多,疆御百邪。后人为纪念姜太公就把“疆”更名为“姜”,煮肉、熬汤要放姜也流传沿用至今邵店黄姜。
据《上蔡县·实业态· 农业》载:邵店一带之姜,为蔡邑驰名之产品,常南至汉口,北至平津。古为“天姜”,曾为历代皇家供品。
《上蔡县志· 建制志》载:清康熙年间建城堡为邵店寨。邵店集自古商业鼎盛,为群众交易土产黄姜、购置日杂之集散地。邵店集以特产黄姜为主要交易点,姜贩遍布各地。
邵店黄姜初加工在民国年间就已起步,20世纪80年代,姜片厂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加工后的“蔡州天姜”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深入,邵店乡大力发展生姜生产,在种植上积极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推广塑料大棚育苗和姜田不搭棚的先进生产技术,既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生姜加工厂,产品有脱水姜片、姜丝、姜粉等。
生产情况
2011年,邵店乡适宜种植黄姜面积5343公顷,年总产量900万吨。
2014年,邵店乡黄姜种植总面积一直稳定在1万亩左右,亩产量一般在3000斤至5000斤之间。
产品荣誉
2011年12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邵店黄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9年5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邵店黄姜进入河南知名区域品牌行列。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专用标志使用
邵店黄姜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黄姜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邵店黄姜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邵店黄姜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邵店黄姜”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历史文化
春秋时期,孔子带高徒周游列国,“于陈蔡”。陈,即今淮阳;蔡,即今上蔡。孔子一行人途径卧龙冈北鸿隙湖畔陈蔡之间陈蔡铺(今华陂镇南)一冈陵,遇到大雨,孔子淋雨后感伤寒带弟子沿卧龙岗向南至蔡埠口(今邵店西)汝河边。蔡国弟子漆雕开见孔子病患不轻,就从卧龙岗下取当地黄姜熬汤,每日献于孔子,不几日,孔子痊愈,周身轻松,神清目明。从此孔子与蔡国黄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对姜情有独钟,在那个战乱年代终寿73岁,与重食生姜密切相关。
《论语》载,“子曰:不辙姜食。”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对孔子食姜嗜好阐释:“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辙。”漆雕开为孔子熬汤所用生姜就是卧龙岗下邵店一带所产黄姜。
《上蔡古诗词选集》中曾这样描述邵店黄姜:“百里卧龙岗,千顷姜山藏,蜿蜒迂回至,富庶邵店乡。”